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计财强保障 幕后也英雄

编者按计财人从事着经费管理、装备建设、后勤保障等计划财务装备工作,他们的工作繁杂琐碎,却不可或缺;他们不在办案一线,却保障一线。10月25日,江苏省检察机关举办“江苏检察计财故事讲述会”,讲述计财人独有的检察故事。编辑部节选其中的精彩片段以飨读者。

在幕后也是英雄

吕中梁卫明

南京市检察院王国庆检查中央空调。

南京市检察院王国庆检查中央空调。

谁都想站在光里受人瞩目,但总有人要在背后默默付出。江苏省南京市检察院计财处老中青三代,就是这样一群孤勇者。

即将退休的王国庆在检察院工作20多年,院里的边边角角都装在他心里。今年8月的一天,该院辅楼的中央空调突然宕机,老王立马顶着高温,仔细排查重点线路,凭借多年经验发现是电路保护器发生了故障。老王仅用半天时间就让空调外机重新运转起来。

为服务保障好全院400多名干警,膳食科长孔粉庚带领食堂团队精心研制,做到菜品口味兼顾南北特色。他还利用现有资源,以成本价为干警代购蔬菜、代做熟食,为干警解除后顾之忧。他总说:“我把干警当家人,用心用情服务。干警也把我当家人,他们用餐后舒心的笑容就是对我工作最好的回馈。”

彭波是一名驾驶员。今年上半年,他80岁的老父亲患脑炎需要住院治疗,儿子也在准备中考,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能义无反顾地为专案干警提供出行保障,全靠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彭波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着备用衣物和洗漱用品,随时待命、随时出发。彭波和车队的每一名驾驶员都是安全卫士,他们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每年安全行车30万公里。

财务科科长陈怡文是“90后”。今年4月,她首次参与巡回检察工作,翻阅监狱500多本账册,发现部分监区账实不符的情况,在短短一个月内为专案线索攻坚提供了有力的财务数据支撑。

老中青三代计财人的故事,是南京检察计财人的缩影。计财人为业务部门“走在前,夺第一”提供有力保障,为自身发展“强基固本、守正创新”打好坚实根基,以检务保障现代化推动南京检察工作现代化。

时刻待命的“救火队员”

周宇熔葛明亮

南通市检察院计财处陈泽在检查消防设备。

南通市检察院计财处陈泽在检查消防设备。

陈泽是江苏省南通市检察院计财处工作人员,负责物业管理、水电维修和消防安全,另有会场布置等各类事务,千头万绪。2021年,他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江苏“守正有为检察人”。

有一年,南通突发暴风雨,市区大范围停电。陈泽下班到家,接到门卫电话得知全院停电,院大门口的电动闸门打不开。他二话不说,冒着大雨带着维修工具奔到院里。陈泽在伸缩门锁孔边鼓捣好一阵,电动伸缩自动阀才开启,他又及时通知电工迅速赶到配电间检修电路。最终,门开了,电通了,陈泽已浑身湿透。第二天,全院干警上班办公,电力通畅。

陈泽进南通市检察院工作之初,做过驾驶员,跟过干警外出办案,深知警车是检察官的“另一双脚”。有一次南通下大暴雨,陈泽在办公室换了鞋冲出去,把警车一辆一辆开到地面,大雨结束后,地下车库积水达半米。陈泽回忆道:“如果车子不挪窝,这个深度,所有警车都得受损。”彻底改造排水系统,暂时不具备条件,陈泽反复琢磨,决定多买几个小型水泵,大雨来袭就将雨水抽出排往附近小河沟里,不让积水伤到警车。

这几年,陈泽开始思考工作管理和规范,他设计了报修单,针对大金额报修,必须严格填报,领导层层审批,否则不予“接待”。陈泽要求严格执行规范,他坚持每天带人对单位配电间、会议室等公共部位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要求安保人员夜间对全院大楼内办公用房巡查四次,关闭过道灯及有关用电设备,并做好相关记录;要求安保人员夜间对电瓶车库进行巡视,防止火灾及其他安全隐患发生。这些管理方法,陈泽都记在心里,他被评为“市级机关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这里的预决算工作零失误

朱颖卿

无锡市检察院计财处副处长朱敏洁指导食堂工作。

无锡市检察院计财处副处长朱敏洁指导食堂工作。

在江苏省无锡市检察院,有一个人人夸赞的大管家,她就是计财处副处长朱敏洁。为全力保障好检察业务工作需求,朱敏洁一头扎进厚厚的资料里,对每个项目分析评估,对每个指标反复揣摩,在她的精心谋划下,有限资金都投在了重点业务中。“检察监督大数据中心”“公益诉讼快速检验中心”等阵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该院各部门像一台咬合精密的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朱敏洁一丝不苟地精准核算,年复一年地不倦钻研,成就了一行行准确无误的数据和一张张不失毫厘的报表,使无锡市检察院预决算工作保持零失误。

为让干警们吃饱吃好,朱敏洁一次次走进厨房盘点食材,带领竞争性谈判小组考察供应商,和大厨们尝试最佳的味道,她把食堂这一方小天地当成大事业去干。每个节假日,为装备保障、车辆运行、消防巡逻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她都会在前一天与物业、安保等各方工作人员做好部署沟通,为时刻准备战斗的检察官们未雨绸缪。

还有他们,江阴市检察院的基建人夏丹华,在冰水中抢修冻裂的水管;新吴区检察院的司机赵春亮,忍着腰肌劳损的苦痛全力完成车辆保障任务;锡山区检察院的沈亚瑛,在40摄氏度高温下走遍每一个角落清查资产。在宜兴、惠山、梁溪、滨湖,计财人的感人故事说也说不完。

用平凡撑起一片天

朱秀红戴小虎

泰兴市检察院大厨樊骏在备餐。

泰兴市检察院大厨樊骏在备餐。

秦文兵是江苏省泰兴市检察院的一名驾驶员,也是一位素质过硬的退伍老兵。一天,他开车带着两名干警去江边一排污口调查取证,突然遇到两个陌生人上前进行阻挠,意图抢夺设备、销毁拍摄到的证据。秦文兵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和陌生人斗智斗勇,掩护两名干警撤离现场。秦文兵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强健的体魄筑起屏障、化险为夷,保卫了检察人和证据的安全。

樊骏是泰兴市检察院人见人爱的大厨。“樊大厨,不好意思啊,办案回来晚了,还有饭吗?”两名干警拎着包走过来跟樊骏打招呼。“有呢,有呢!随时为你们服务啊。赶紧去洗个手,我来给你们打饭。”樊骏说。蒸糕点、磨豆浆、选食材,他亲力亲为;把质量、调口味、换花样,他倾心倾力。无论是盛夏还是凛冬,无论是风霜还是雨雪,他总是披星戴月,任劳任怨,守护大家的胃,熨帖大家的心。

孩子总埋怨樊骏,不抓坏人为什么还要加班。他对孩子说:“没有爸爸夜以继日保障检察干警的伙食,他们就得饿着肚子去办案了。”樊骏保障的不仅是一个食堂的正常运转,他是在用自己的力量默默保障着司法的正常运转。

还有张秀婕,零散的票据在她的整理下,变成了一本本整齐的账册,记录着单位的每一笔经费收支;枯燥的数字,在她的计算中,形成了一张张精准的报表,反映着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指标的变动,在她的分析中汇成了一篇篇详实的报告,展示着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张秀婕凭着踏实肯干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为单位争取到更多财政支持。

甘做绿叶配红花

王裕峰陈勇陈慧敏

淮安市检察院驾驶班薛玉奎对车辆进行检查和保养。

淮安市检察院驾驶班薛玉奎对车辆进行检查和保养。

为建设江苏省面积最大的检察普法中心,淮安市检察院计财处从一纸报告到项目立项、项目建设以及对工程质量的监督,都凝聚着计财人的心血和付出。在一次巡查工地时,他们及时发现现场钢筋排布与图纸不符,偷工减料18吨钢材,及时挽回损失。历经4年,普法中心如期建成,被江苏省检察院列为苏北地区的指定居所办案点,成为淮安检察现代化检务工作和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在业务部门急需配备公益诉讼快检车时,财政调整预算期已过,为不影响业务部门办案,计财人主动与相关部门多次协调,不到一个月,设备全部到位。在该院办理的“电捕野生蚯蚓案”等多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这些设备能派上用场,计财人功不可没。在检察文化特色品牌和文化阵地建设过程中,该院计财人用不到一年时间,建成“至淮则安”法治文化基地、案件管理中心、“淮棠正红”党建阵地和南北沙龙四大阵地,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

“细”和“抠”一直是计财处的传统,从经费预算到验收、审批,计财人始终秉持着精细与规范要求。在办理全省5A级档案室项目验收付款阶段,计财处请专业审计单位以审代验,节约经费近7万元。在电信租赁、办公耗材及用电用水的审核上,计财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用“火眼金睛”守护每笔支出。

检察计财人的家风传承

唐颖

新沂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田晓晴和同事核对账目。

新沂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田晓晴和同事核对账目。

江苏省新沂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田晓晴从检15年,不论是在唇枪舌剑的公诉席、温暖如春的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还是在开拓创新的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她的优秀有目共睹。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检察官,当计财工作需要时,她毅然转岗。

食堂伙食怎么样、青年干警宿舍是否舒适、怎样过好紧日子,都是她操心的事。下暴雨时,别人都往家里跑,她却逆行。“小李,办公大楼的窗户都关上了吗?大刘,防洪沙袋一定得放好压实!周师傅,配电室防护措施您赶紧再去检查一下!”

2021年,该院决定建设心怡·检润民营经济法治护航基地,田晓晴挑起重担,从方案设计到工程建设、基地运行,她都亲力亲为。今年7月,该基地获评江苏省教学实践基地。

像田晓晴这样从业务部门转岗到计财的人还有不少。徐州市贾汪区检察院的吴道桐就是其中之一。当年,他年幼的女儿吴雪并不理解他的决定:“爸爸,办案多帅呀,为啥要干后勤?”吴道桐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计财工作虽不及办案,可也事关检察工作的发展大计啊。”就这样,吴雪在父亲的感染下考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也成为了一名计财人。吴道桐送给吴雪九个字——勤学习,乐服务,守规矩。这是检察计财人的家风传承,更是吴雪从父辈那里接过的旗帜。

徐州市检察院计财处处长张成龙是一位既铁面无私又暖心服务的当家人。他曾是部队承担应急抢险任务的团职干部,2018年到检察院工作后,负责固定资产、电脑维修、车队管理等工作,因工作能力突出,仅用5年时间就实现从管理员到处长的跨越。他强化内控制度建设,严格规范计财管理;服务办案,打造一流的办案指挥中心;暖心服务,为干警改造安静的书吧和贴心的制服干洗室;守正创新,以“五彩”党建品牌,落实省院“五心”服务品牌。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

孙绿叶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高峰在查看档案。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高峰在查看档案。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人如其名,从检31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高峰始终将检察事业视作无穷攀登地,选择、持恒、匠心,这些词语总能在他的故事里抽出新的枝丫,长出不一样的花蕾。

2016年,时任驻所检察室主任的高峰已是板上钉钉的首批入额人选,但他作出一个让人意外的选择:“我就不入额了,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此后,高峰先后调任行政装备科、办公室工作。

方寸内勤岗,幕后亦英雄。他是“守夜人”,连续8年主动请缨在除夕夜坚守岗位;他是“大管家”,日复一日维护全院办公区的秩序与卫生;他是“贴心人”,操心着140余名干警的办公需求。就如弹钢琴,高峰能将杂乱无章、朴实无华的“工作音符”谱奏成“优美乐章”,正是因为他多年如一日的“十指不停”。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目标,计财工作也面临更高要求,高峰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改进工作,怎么搞创新,怎么提升后勤工作贡献度。财务工作上,他连续推出多项制度,规范资金申报、支出和日常管理;项目建设上,他积极协助职工活动中心、档案室、办案中心改造升级;后勤保障上,他将节约型机关创建作为突破点,实现实时监控、分区计量、智能降耗,帮助全院一举拿下全国节约型机关称号。

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高千

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综合管理部副主任韩亚冬在分析工程图纸。

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综合管理部副主任韩亚冬在分析工程图纸。

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大楼建设,是该院检察综合管理部副主任韩亚冬带领大家“啃”硬骨头干出来的。一栋大楼从无到有,涉及发改、规划、人防、消防等十余个部门。他们磨嘴跑腿,遇到负责人开会,就在门口堵;遇到负责人出差见不了面,就坐高铁去找。

“基坑开挖期间,周边居民因噪声粉尘堵在工地门口。为避免引发冲突,我立即要求施工人员撤出现场,向现场居民耐心解释,最终平息了这场风波。为搞好邻里关系,我们主动帮助周边居民疏通下水管道,修补小区出行道路,一起防汛抗灾。”韩亚冬回忆道。

大楼建设期间,有人蓄意剪断视频监控线,恶意划伤韩亚冬的车。他正面应对,在收集好证据后,开诚布公沟通,处理极端人员,成功化解矛盾,将施工拉入正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不耽误施工进度,韩亚冬带领项目部把“家”搬到工地上,和工人同吃同住。他母亲住院,医院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他在医院和工地间来回奔波,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

2021年,大楼完工,但是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大楼两层半没有装修,多项设施没有完善,验收工作几乎不可能完成。白天,他们赶实体整改、程序报验;晚上,他们忙图纸收集、资料整理,100多天几乎没有休息过。他们主动拜访促谈,一个月都难到位的工人和材料,7天时间就得到保障。在整个验收过程中,他们协调了十多家单位,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22年6月,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大楼建设大功告成,干警们顺利搬进了“新家”。

[版面编辑:牛旭东]

相关阅读:
宁波奉化:完善内部监督管理促办案 美国以涉俄为由宣布新制裁,包括三家中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