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秋招旺季,很多单位的笔试都是在线上组织的,不少助考中介把舞弊做成了“生意”,号称可以通过“特殊”手段帮助毕业生竞争岗位。所谓助考中介,就是在考生与代考者之间牵线搭桥,利用一些非法手段帮助考生获得高分。这样的帖子在多家知名平台上屡见不鲜,据说月销量十分可观(据10月23日上观新闻)。
“招聘考试带你飞”“远程操作,包考包过”……这是一些平台商家为招揽顾客,给予考生的承诺。近些年,随着国家考试作弊入刑,现场考试作弊现象已大有改观。然而,疫情防控期间催生的线上笔试又让一些助考中介嗅到了“商机”。
其实,助考中介之所以能在线上笔试中上下其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考试的规范程度有待提高。目前的线上笔试大多采取双机位监控模式,即由考生在前方和侧后方设置两个摄像头,用于对考生的整个考试过程进行监控。然而,这种方式出现视觉盲区的可能性很大。在代考中介提供的说明书上,就罗列了多条作弊经验,包括如何调整电脑的高度、角度、位置等。
入职考试关乎企业人才选拔的质量。企业要想选到优质人才,需要在题目设置和考试规则上多花心思。比如,一些企业通过购买第三方题库选拔员工,即使没有助考中介,求职者也很容易自己躲过摄像头检索到答案。然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绝非投机取巧之人,而是那些关注行业发展、精于专业研究之人。因此,企业不妨自行设置一些出其不意的个性化题目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此外,目前一些企业会将作弊的求职者拉入招聘黑名单,这意味着其再无机会参与该企业的招聘,这种失信惩戒机制值得其他企业参考。
虽然一些企业组织的招聘考试不能等同于国家考试,但提供作弊服务的助考中介依然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根据“两高”《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以外的其他考试中,组织作弊,为他人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或者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符合其他犯罪构成要件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招聘考试事关就业公平,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用人单位或求职者一旦发现上述现象,应当及时向有关执法、司法部门举报,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不吝以行政乃至刑事手段予以严厉打击。
此外,助考中介能够如此“大行其道”,与其搭上了一些网络平台的“顺风车”密切相关。打击助考中介,必须斩断网络平台与助考中介之间的利益链。《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明确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实时巡查等制度。在治理助考中介的问题上,相关平台必须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全面审查,发现线索要及时固定证据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不可否认的是,线上笔试确实大大降低了招聘方和求职方的活动成本,有其难以替代的优势,在今后的企业招聘中很可能还会被不断采用。然而,考试规则如同堤坝,一旦出现漏洞,作弊现象就会如洪水般奔涌而来。因此,完善线上考试的规则、加强对助考中介的治理就格外重要。在这一问题上,企业、平台和有关部门都应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予以应对。
[版面编辑:刘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