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国归来的“基金公司终身主席” 竟是刚出狱的诈骗犯?

正义网讯(通讯员王擅文)为骗取他人钱款,刘某谎称自己是从美国回来的“基金公司终身主席”,并以房屋中介、汽车销售带看的豪宅名车(并未购买)为诱饵,到处炫富后寻由向他人借款,骗取多名被害人人民币数百万元……2023年9月12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刘某提起公诉。

回国的“大亨”

2022年7月12日一大早,老吴赶至青浦区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己被诈骗了200万人民币,对方自称是身家千亿的“美国金融家”。当日下午,公安民警根据线索,将嫌疑人林某抓获。依法查证后,将本案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官在讯问林某及对话老吴后,了解了这一出荒唐的“炫富骗局”。

年逾50岁的老吴是上海某公司经理人,2022年3月的一天,朋友老张向他介绍了一名男子林某。林某比老吴大几岁,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还戴着看起来相当名贵的手表。席间林某多次提起自己的履历,称自己年轻时在国内参过军,而立之年选择经商,并一路发展至美国定居,管理一大型基金公司,任职终身主席。林某随后又标榜自己一直“心系国内,尤其对中医医疗感兴趣,因此于2018年回国拟投资发展养老事业”,目前甚至将目光放在“创办国内最大的中医医院”上。

林某口若悬河,称自己计划在5年内便实现项目上市,但苦于自己的资金都在国外,难以转为人民币,故希望在国内寻找投资商获得启动资金。林某的故事打动了老吴,回家后他总是不自觉想起这件事。

豪宅寻觅女主人

检察官查证林某手机聊天记录后发现,在与老吴数千条聊天记录中,他不断向老吴提及自己的商业版图,还多次向老吴表示自己“已购入豪车豪宅”,以此佐证自己的实力。然而聊天记录清楚地显示,同样的话他曾发给过许多人。有的是同老吴一样的潜在投资人,有的则是经济条件优渥的中年独身女性。林某以大量豪宅照片为诱饵,称自己寻觅伴侣,希望“共建新家,共谋发展,比翼双飞,共创美好未来”,并称自己愿提供“未来生活保障金”。

这些投资商或女性中有部分被他蛊惑,成为林某身边的拥趸,甚至介绍自己的人脉给林某,助其不断垒高身价。而老吴在多次亲眼看到林某的“朋友圈子”及“豪宅”后,最终选择相信他,于是通过向外筹措款项,借给林某200万元人民币。林某则在收下后大方表示,自己将在三个月后按1:5的比例还款。

坑蒙拐骗,编织美梦

那么这些名车豪宅又是从何而来呢?通过查阅证据材料以及对林某的多次讯问,检察官得知了真相。除了投资商和美貌女性,林某竟还添加了多名豪宅房产中介及4S店销售员。他以自己的“海归大佬”身份为招牌,称自己将在上海置业,哄得这些销售人员围着他团团转,将大量房产、车辆介绍发送给他,这也成为林某炫富的素材。而当有人对林某的实际资产提出质疑,他也会带着这些人去房屋所在地介绍他“名下的资产”,实际只是与中介打了招呼去看房。

老吴对林某深信不疑,但直到三个月还款期截止时还未收到来自林某的消息,老吴这才起了疑心。

谎话连篇,代价深重

老吴试图催款时,发现林某不断找借口推脱,或是说自己国内资金不足,只有海外账户可转账,或是称老吴银行卡汇款有限制,要求其提供海外私人账户,甚至还称自己“正在飞向芝加哥一万两千米的高空”,以此拒绝与老吴沟通。老吴冷静下来后仔细思索,才发现林某之前所说的高大上的身份并未得到过证实,而事实也确如老吴担心的那样——自称“海归终身主席”的林某,实际上曾因挪用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而他所谓的“刚刚回国、准备在国内发展”更是弥天大谎。事实上,在其卷宗中就附有一张2006年的合同诈骗罪判决书,林某也向检察官交代:“我不是2018年回国,我是2018年刚出狱。”出狱后林某还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五年,护照被收走,根本不能出国。

老吴在与林某交涉欠款未果后选择报警。2023年7月28日,本案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审查发现,林某除老吴外,还以外汇结汇为由,于2021年3月骗取一日本籍女性被害人32万元人民币;于2022年1月骗取一男性投资人52万元人民币。所有诈骗款项林某均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生活开销,他光鲜亮丽的富豪人设便是通过这种方式维持的。

检察机关认为,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且承办检察官指出,林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5年以内再犯,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遂依法以诈骗罪提起公诉。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相关阅读:
中国短道速滑队集训名单公布 国美电器被强制执行1.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