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典型走出新“稻”路

暑气渐消,稻香四溢,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连片的晚稻已进入分蘖期,该村党委书记卢阳春脸上洋溢着喜悦:“我们村的早稻已经全部归仓入库,收成比去年还好,从连作晚稻的分蘖情况看,又是丰收在望啊。”

寀卢村主产水稻,上世纪九十年代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了以“农技+农机+社会化规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寀卢经验”。2013年,卢阳春接过村党委书记的接力棒,十年间,他进一步探索推广新时代“寀卢经验”,带领寀卢村实现农业机械化向产业数字化的转变,走出一条科学种田的新“稻”路。因工作成绩突出,卢阳春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浙江省党务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等多项荣誉。

“寀卢经验”起源于20年前的懒人种田法。1993年,村民卢法素将早稻直接撒播于田间,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种出来的早稻,亩产竟有500多斤,不仅省工、省力、省成本,而且高产高效。之后,村里动员更多村民一起搞试验,并引入农业机械设备,逐渐探索出种植水稻的“寀卢经验”,并在全省推广。

卢阳春担任寀卢村党委书记时,寀卢村早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如何在此基础上提升稻谷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将农业机械化跃升至真正的“农业生产无人化”,是卢阳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既要种好田,又要把种田变得科学、轻松、有趣,实现从经验种田到数据种田的转变。”卢阳春说。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卢阳春经常和村民们一起琢磨,怎样把5G、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领域。实践表明,农业生产数字化和无人化的主要困难在于成本投入高和农田全覆盖难。

卢阳春四处取经,寻求与专业领域相关公司合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寀卢村建立了“智慧寀卢”云平台,1200亩农田全部纳入5G数字化管理。该平台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设施和作物体感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关联分析,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环境监测、智能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化管理,全面提档升级了“寀卢经验”。

在寀卢村党群服务中心,“智慧寀卢”云平台的大屏幕上,监测数据不断更新,点点鼠标就可查知地块的肥力和土壤重金属含量,扫一下二维码,便可以了解农作物是哪一个大棚生产,什么时候采收。在田间,更有无人机大显身手,只需提前设定好程序,机器就能独立开展机收和旋耕作业。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寀卢村一个人就能种好几百亩稻田,十分高效。

“有了技术支持,农民种植效率更高了。”卢阳春说,“‘寀卢经验’起源于农业,但新时代的新农村建设不应止步于农业。我们的稻田是‘智慧田’,也应该是‘风景田’。”他带领村民们进行环境整治、设施提升、美化亮化,将田园变公园,农田变景区。一年四季,这里的1200亩成片油菜、早晚稻次第呈现,农作物变成了天然景观带,农业机耕道也变成了“跑道”,水果基地、紫藤长廊、樱花大道、农业科技园、七星清廉公园等串联其中,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驻足。“我们现在正发展文旅产业,希望通过旅游来提升我们的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村集体收入。”卢阳春说。

不仅将先进技术运用于田园,卢阳春还积极用现代方式公开党务、村务、财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了更好地服务全村群众,卢阳春很少有休息日。他常住村里,而在城区购买的房子则一直闲置着。只要住在村里,他一定要把沿街的门打开,随时欢迎村民或者村干部前来跟他商量事情。在卢阳春的带领下,寀卢村形成了“党建引领、技术赋能、共创共富”的新时代“寀卢经验”,先后获评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

去年年底,卢阳春开启一封5年前写给自己的信:“五年内,要完成提升村容村貌的‘三个一’工程;打造共享田园,推动农业产业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村民年人均收入和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让村庄美起来、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如今,5年过去了,卢阳春也超前、超额完成了工作目标。他再次写下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力争将寀卢村打造成为3A级及以上旅游村庄;让5G技术和相关前沿技术更好地赋能农业产业,构建智慧农业新生态;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即村民福利翻一番,每人每年分红达到2000元;村集体年收入翻一番,力争达到2000万元……”(本报通讯员方裕健)

相关阅读:
千亩盐碱地变虾塘 美味海虾助增收+盐碱地生态改良 图片新闻|江苏无锡新吴:开展燃气安全监督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