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贵港:精准发力 监督护航乡村产业发展

“指挥部已经帮我们把旧水渠修好了,现在我们的淮山长势也越来越好了……”近日,桂平市金田镇大贤村村民对前来回访的桂平市纪委监委干部激动地说道。

此前,桂平市纪委监委监督发现金田镇大贤村、安众村、龙塘村等3个村的旧水渠因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施工而被损坏,造成灌区群众农业生产用水困难。该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立即将问题反馈至责任单位,督促落实旧水渠挽损措施以保障群众农业生产用水,最终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桂平市项目建设工作指挥部决定采取简易管道驳接的方式,为损毁段1.5公里的旧水渠恢复通水,助力周边群众在黄金时节种植淮山1.1万亩。在淮山产业专项监督中,桂平市纪委监委开展金田淮山产业廉政议事3场次,收集群众关于发展金田淮山产业意见建议26条,及时协助解决问题5个,督促整改问题16个。

今年以来,贵港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压实产业振兴责任,针对产业政策落地、产业发展梗阻、产业资金管理等问题,精准发力,推进专项监督、联动协同监督、重点事项落实监督等见行见效,有力有效护航乡村振兴。

“安怀镇新益村石硖龙眼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区连片面积大,涉及多个乡镇,我们要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整合监督力量,推动石硖龙眼产业发展。”近日,平南县纪委监委聚焦石硖龙眼特色产业发展,将全县21个乡镇(街道)、18个派驻(出)机构、6个纪检监察室划分为6个协作片区实行“抱团作战”,围绕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建立监督问题清单,推进问题及时整改。

贵港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优化组合、力量互补”的原则,通过强化“纪巡”“室组地”联动协同,建立片区协作监督模式,推行清单化监督,着力纠治项目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精准护航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振兴领域立案122件,处理10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82人。

此外,贵港市紧盯村级重点事项落实,围绕群众关注点,对村级党务和村务公开、财务收支、“三资”管理等重要事项开展监督,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确保各项资金廉洁运行、阳光运行。港南区纪委监委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推动新塘镇山边村制定村集体产业资金管理制度,强化房屋招租等村集体资产资金监管,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聘请第三方代理记账等措施,看紧管好村集体“钱袋子”。(贵港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河池:推动“五类监督”贯通协同 提升监督效能 让孩子暑假不再“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