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房山、门头沟、昌平等地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本次降雨过程中的极值,甚至刷新了140年以来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的最高值。不少村镇被洪水淹没,村民们不得不紧急转移安置。目前,受灾各区都在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受灾的村民现在过得怎么样?

因为7月31日的特大暴雨,500多位来自窦店镇苏村和田家园村的村民被紧急转移安置到了位于北京房山区窦店镇的北京网络职业学院,这栋因学生放暑假而腾出的宿舍楼成了受灾村民们临时的家。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村民们大部分住在五楼、六楼,而腿脚不便的老人则被特意安排在了一楼。正在分发食品的是苏村村民吕海波夫妇,但此刻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志愿者。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这是一场互帮互助的行动。7月31日,房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大石河河水冲出堤坝,吕海波家瞬间被洪水淹没,夫妇二人在村里的帮助下,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4个小时后,隔壁的田家园村也因为大石河河水上涨而被淹没。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洪水呼啸而至,住在河边的20多户居民最先受到猛烈冲击。其中就包括田春英的家。和吕海波夫妇一样,田春英一家也被村里转移到了安全地带。8月8日采访当天,她打算回家看看,这也是自发洪水以来她第一次回家。

大水无情人有情。据统计,大暴雨那天,苏村、田家园村等7个受灾村共有7600多村民被紧急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虽然人没事了,但是这么多人往哪里安置呢?这考验着窦店镇政府的应急能力。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地势高、设施完善、房间充裕,因此镇政府决定把受灾最严重的苏村和田家园村的村民安排在这里。虽然事发突然,但是校方一接到镇政府通知,便立刻着手开始准备,许多已放假的教职工也被紧急召回。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就这样,600多位惊魂未定的村民,终于在凌晨全部住进了宿舍。由于走得太匆忙,大家几乎都没有带什么随身物品,因此学院专门为每位村民发放了被褥、毛巾被、食品、水等必要物资。

为了照顾好村民,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临时管理规定,让村民们的衣食住行、医疗、安保等各方面都有保障。为了让大家吃好,食堂还特别增加了6名员工,加大了食物采购量,延长了服务时间。

尽管洪灾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是不少人一回忆起那段经历仍然心有余悸。为了大家的心理健康,减轻因灾带来的心理伤害,窦店镇政府还特意安排了心理卫生专家为村民们做心理疏导。

放心吧,是医生们说得最多的话。为了保证心理疏导的私密性和针对性,心理疏导团队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款名为“暖翼”的心理辅导小程序,村民可以通过它直通心理专家,获得一对一的帮助。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此外,镇政府还安排了一名医生和一位护士常驻学院,为村民提供24小时服务。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没有忘记这些受灾的村民。采访期间,正好赶上一名热心的北京市民捐赠50件矿泉水。

每天早饭后,安置点的村民们大多都会返回村里开展灾后重建。记者也跟随吕海波夫妇一起回到了苏村。苏村受灾严重,几乎家家户户都被大水淹了。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现在全村最重要的工作,首先是请专业机构检查房屋是否安全,各家各户把无法使用的物品以及淤泥推到大路上,然后由解放军、武警、中铁建设集团等单位的人集中起来运走,之后消杀,最后才能开始重建。主持村里重建工作的人就是村党总支书记董文革。记者见到董书记时,首先注意到的是他腿上的伤。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因为受伤穿雨靴太疼,所以董书记就挽着一条裤腿忙前忙后。作为全村的当家人,他既要随时安抚村民,还要不断想办法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

其实,董书记自己家也被大水淹了。但因为工作太忙,他一直没空回家处理,全部担子都压到了老伴身上。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解放军、武警以及中铁建设集团等单位的专业力量,他们是灾后清理工作的主力军,记者在村里采访时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因为很多路非常狭窄,大型设备无法开进去,所以只能靠战士们一锹一锹铲,一点一点搬,没有一个人不是大汗淋漓。

从7月31日接到命令以来,武警北京总队机动某支队就派出1450人奋战在一线,前期参与救援,现在是灾后清淤,每天都要工作十小时以上。

解放军是灾后清淤的另外一支重要力量。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北京卫戍区某团参谋长刘永奇:“三天来,我们共清理道路27条,面积28000余平方米,淤泥700余立方米,废旧垃圾1300余立方米,全面疏通了各条道路。”

焦点访谈: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由于学院很快就要开学了,所以村民们需要离开北京网络职业学院临时安置点,在重建工作完成前他们还将转移到另外一个安置点,为了让大家放心,镇里还请村民代表先去看了一下。不过,董书记还不放心,晚上9点,他又来到学院与村民们沟通。

咱们永远是老乡亲,多么质朴的一句话,也是多么掷地有声的一句话。这既是一份温暖的亲情,也是一份响当当的承诺。当洪水来袭时,咱们是老乡亲,不离不弃;当灾后重建时,咱们是老乡亲,互帮互助。将来,咱们还是老乡亲,一起去创造新的生活。

相关阅读:
  • 清风茶乡行

    灌阳县观音阁乡盘江村是自治区级脱贫村,也是桂林市民族团结示范村,还是全乡茶叶产业发展重点区域。近日,我和乡纪委干事到盘江村实地走访了解种茶企业用工情况,从观 2024-06-25
  • 桂林:监督保障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叠彩街道八角塘地带垃圾清理较慢,随着气温上升产生臭味,群众反映强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增派环卫工程车辆和人手,尽快完成垃圾清理和环境消杀 ”近日 2024-06-25
  •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 “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 “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福建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南涝北旱... 2024-06-19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建好水利塘 润泽民心田

    连日来的雨水,让藤县金鸡镇大坟村古道水利塘蓄满了水,村民们看到后难掩高兴,再也不用担心自家农田的灌溉问题了。然而此前,金鸡镇大坟村部分农田灌溉还在“靠天吃饭 2024-06-18
  • 监督故事丨马嘶河变“清”记

    绿树荫浓夏日长。陆川县温泉镇洞心村的马嘶河穿村而过,河面变宽了,河水也变清了,常年保持Ⅲ类水水质,与稻田、竹林相映成辉,恍若一幅动人画卷。马嘶河作为九洲江的 2024-06-17
  • 桂林:建立联合督办机制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前不久,桂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七星区朝阳乡湖塘村江背自然村村民熊大哥反映,两根废弃电线杆倒塌后,悬空压在其院子的围墙上,围墙变危墙,希望相关部门 2024-06-13
蓄滞洪区里的20小时“生猪保卫战” 应对台风“卡努”吉林舒兰转移安置2.3万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