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通15年见证中国高铁崛起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记者丁静、刘惟真)“热烈庆祝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15周年。”1日上午,北京南站在C2563次列车站台上打出庆祝横幅,吸引不少旅客驻足留影。

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于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15年来,中国高铁从京津城际铁路翻开新篇章,到建成超4万公里发达的高铁网,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一列京津城际列车准备驶入塘沽站(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一列京津城际列车准备驶入塘沽站(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北京奥运会前夕,改建后的北京南站与京津城际铁路同日开通,那天站台上循环播放着《北京欢迎你》那首歌。”全国劳模、北京南站“润秋服务组”第一任带头人张润秋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高铁,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高速铁路意义重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技术积累,中国陆续建成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铁等一批高速铁路。

截至2022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4.2万公里,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铁路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高铁技术体系,打造了中国高铁品牌。

8月1日,天津客运段的乘务人员在京津城际列车上给旅客介绍文创产品“喜十五”。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8月1日,天津客运段的乘务人员在京津城际列车上给旅客介绍文创产品“喜十五”。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高铁让中国“双城生活”成为可能。家住天津武清的王曼曼每天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到北京工作,全程最快只要20多分钟。6时至9时的早高峰时段,最多有11趟列车让她“随到随走”。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统计,15年来,京津城际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4亿人次,每日开行列车数从47对增至128对,最短发车间隔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

京津城际的变化是中国高铁快速崛起的缩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介绍,截至2022年6月,常态化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里程已近3200公里。截至2022年底,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167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76.2%。

8月1日,旅客在北京南站排队候车,准备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出行。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8月1日,旅客在北京南站排队候车,准备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出行。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高速铁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放大了各类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空间。”中国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说。

京津城际铁路天津段武清站周边,过去的庄稼地变成了“新商圈”,佛罗伦萨小镇等商业项目每年接待来自北京、天津的上千万消费者来此消费。

“高铁让消费的潜力和创造的活力在京津之间流动。”武清区“新商圈”专项工作指挥部袁喜伟说。

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通15年见证中国高铁崛起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相关阅读:
为更多黑土地盖上“被子” 房山区河北镇即将恢复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