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已出现多例中暑病例,包括游客、农民、建筑工、环卫工等

2023年7月11日,上海,街头穿戴防晒衣帽的市民。人民视觉资料图

2023年7月11日,上海,街头穿戴防晒衣帽的市民。人民视觉资料图

连日来,上海烈日炎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多家医疗机构获悉,随着高温天的持续,医院急诊科也迎来了诸多的中暑病例,目前接诊的病例中大多以轻症为主,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其中有环卫工、建筑工人等,也有农民以及室外游乐园的游客。有医院已接诊到热射病病例,为建筑工人。

对此,多名急诊科医生呼吁,高温天除了室外工作者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外,室内人员也要谨防中暑,要特别注意高温带来的头晕、乏力等症状的发生。

已有人因热射病死亡,患有基础性疾病

7月15日,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吴晓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以来该院急诊科接诊的中暑病例明显增多,但主要是以轻症为主,老年人中暑居多,大多为室外工作者,因口干、乏力、头晕等症状就诊,但也有一例是热射病,为建筑工人。

“这名建筑工人50多岁,体重近200斤,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在室外工作,据陪同者说:“他来医院前就已经不舒服了两天,送来的时候已经昏迷,肾功能不好,血压偏低,出现多器官衰竭,送入监护室后,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但最终仍然死亡。”

吴晓表示,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是高温天中暑的重点关注对象。“去年也有一对老夫妻不舍得开空调,白天开着电扇随后出现全身无力,发生中暑,直到晚上子女回家后发现送老人住院治疗,所幸经及时救治脱离了危险。”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高温天最热的时段要避免外出,如果有事必须外出活动,也要及时以及大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不要等到人口渴了才去喝水。”吴晓特别强调,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环境,一旦人体发生脱水、电解质丢失,影响人体循环系统正常运转都有可能引起中暑甚至是热射病,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绝大部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

上海市浦东医院近日以来接诊的中暑病例中多为轻症,有一例是环卫工人,经简单处理就已经回家休息。

而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今年比往年更早出现了中暑的病例。7月16日,该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孙杰告诉记者,目前就诊的人群中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偏多,大约是因为恶心、头晕、乏力、呕吐等症状就诊。

孙杰介绍,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症状、轻症中暑症状和重症中暑症状,其中重症中暑症状包含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和日射病。

“先兆中暑就是在高温下,人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体温不超过38℃。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而轻症中暑指的是体温在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上述专家表示。

“我们目前接诊到的中暑病例中,有物流搬运工、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以及在家里的老人,还有来自室外游乐园的一名儿童游客。”孙杰进一步介绍,这名游客年仅10岁,当时在迪士尼排队游玩项目,随后出现了头晕、恶心、乏力的情况,家人第一时间将其送来医院,经救治已无大碍。而另外一例在家里中暑的老人已经80岁高龄,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在农田除草,被人发现时已经昏迷在路边,送来的时候体温超过了40℃。

“人一旦持续处于高热,就很容易得热射病,但只要及时为人体降温,就能得到缓解,这个时机非常重要。”孙杰表示,拿热射病来说,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发病早期人会出现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还会出现高热,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及时送医治疗。

孙杰坦言,高温天室外工作者要尤为注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地都有防暑降温的一系列措施,但光喝水凉白开不行,人在高温环境下除了补充水分,还要补充电解质,另外还有人觉得喝碳酸饮料也可以解渴,但其中含糖和碳酸,反而更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孙杰还表示,预防中暑忌大量饮水,少量、多次饮水才是最好的,每次不超过300毫升,切忌狂饮。因为大量饮水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使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此外,预防中暑也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这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重者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中暑后也应少吃油腻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但可适当吃一些鱼、肉、蛋、奶等食物,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

相关阅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高质量建设“康养名城”——河北秦皇岛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新观察 商丘再回应“企业宁静日”:投诉举报等需即时检查情形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