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讯(通讯员王畅)“我司已针对市面上现有的作弊外挂搭建起完整的识别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制并优化司乘举报流程,对作弊司机进行监控和处罚。”6月16日,某网约车平台给上海市浦东区检察院送来回函,并向检察机关表示感谢。网约车平台经历了什么?这要从部分网约车频频上演“消失的乘客”说起。
邵某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此前他时常在浦东机场拉订单,与另一位司机大哥闲聊时说起自己要开车回一趟外地老家,但是空车跑这趟长途太亏了。这位大哥神秘地给他支招:“我给你下一单终点在你老家的订单,但我不跟你的车,到时自然有钱到账,你只需要分我三分之一费用就行。”按这位同行的话照做后,过了一周时间,邵某的网约车平台账户里果然多了这单长途订单的钱。随后,这位大哥又继续联系邵某,问他要不要“打针”。所谓“打针”,就是利用“僵尸号”冒充乘客建立虚拟订单却不支付车费,等待平台垫付费用。手握大量“僵尸号”的人可以远程为司机下单,行话称为“针头”,事后与司机分成获利。
尝到“打针”的甜头,邵某跑起虚假订单来愈发大胆,开始频繁与大哥合作跑单。
这些订单在呼叫时都是短距离的小额订单,始终点都在邵某家附近,行程距离最远不超2公里,然而跑着跑着,小单就变成了大单。邵某接单后,从起始点开启“空车自由行”,采用来回跑车甚至开往上海周边城市再返回上海的方式绕路,直到订单金额超过3000元才肯开至终点。当检察官问及“为何这些虚假订单的始终点不能选择远一点的距离,让订单实际看起来真实一些”时,邵某解释道:“网约车平台在审核垫付近距离的订单金额时会更方便快捷,即使该笔订单的实际金额非常大。”
为确保能够精准抢到这些虚假订单,邵某和大哥一般会选择夜间作案。据邵某供述:“他会尽量让我去一个比较偏僻、人和车都比较少的地方等待出车接单,只要他下单我都能接到单,不会出现接错单,或是被人抢单的情况。”
虽然邵某通过绕路、小单变大单的方式薅到了网约车平台的不少羊毛,但他也犯起了懒:“不想每一笔都跑那么久了。”于是,邵某又从大哥处购入了一个外挂神器——“小尾巴”。只要将类似U盘形式的“小尾巴”插到手机上并下载某款软件,即可模拟GPS行车轨迹操纵虚拟订单,司机不用出车,在家躺着也能“赚钱”。
邵某不仅自己虚构订单骗取平台垫付费用,还为自己发展了“下线”,把这一“财富密码”介绍给了同为网约车司机的裴某和盛某,从二人的订单中收取三分之一作为提成。在此期间,网约车平台从未向其核实过这些虚假订单,这也纵容了邵某等愈发肆无忌惮。
直至两年后,该网约车平台经大数据筛查才检测到上海存在几十笔异常大额订单,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自2022年初,浦东区检察院陆续办理了多起涉及该网约车平台的此类诈骗案,包括邵某等三人在内共涉及21名犯罪嫌疑人,虚假订单158单,造成网约车平台累计损失43万余元。通过检察官释法说理,犯罪嫌疑人邵某等均已认识到自身行为给网约车平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主动向网约车平台认错,并积极退赔全部违法所得。截至2023年3月,多起案件经浦东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均已作出判决,以涉案人员构成诈骗罪定罪处罚。
“我们发现该网约车平台上之所以诈骗案频发,与平台本身存在多处运营漏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建议该平台尽快整改。”承办检察官介绍,根据该案反映出涉案平台存在的技术漏洞、规则漏洞和普法漏洞,为保护该平台财产权益、保障网约车市场正常运行、消除违法犯罪隐患,浦东检察院及时向该网约车平台制发了检察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平台迅速对照整改并于两周内回函浦东区检察院。针对检察机关重点提及的防治灰色外挂软件的技术漏洞,该平台称:“已针对市面上现有作弊外挂搭建完整的识别体系;整合外挂代码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制;优化司乘举报反馈流程,对作弊司机进行监控和治理。”
一些网约车司机认为刷单只是违规问题,被发现了最多封禁账户,却不知虚构订单骗取钱款,数额较大的,或已构成犯罪。广大网约车司机要引以为戒,通过合法劳动取得报酬是每个劳动者应当遵循的底线,那些不劳而获的“捷径”连接的是犯罪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