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23年深圳节能宣传周暨低碳日活动启动

“节”尽所能情报局、我为低碳“代”言、侦“碳”行动、分类大乐投、节能环保实验室以及碳普惠“合伙人”……10日,福田区香蜜公园开启了一场节能降碳的主题集市,标志着2023年深圳市节能宣传周暨低碳日活动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此次宣传周将着力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市民的“1+6+N”系列活动,聚焦节能降碳丰硕成果,展示深圳先行示范创新实践,传达绿色低碳先进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敏出席活动并宣布仪式启动。

据悉,此次活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福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围绕“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主题,着力打造“1+6+N”系列活动,即1个节能降碳主题集市,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商贸、低碳交通、低碳机关、低碳生活6大主题活动,以及各区、各部门、国资国企等各单位组织的科普宣教、互动体验以及主题培训等多项宣传活动。其中,生态领域重点打造碳市场十周年成果展览等低碳日系列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组织开展2023年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工业节能大讲堂等活动,福田区还精心策划了“绿色生活,碳路福田”等33场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二级巡视员余璟介绍,当前,深圳正抢抓绿色低碳发展重大机遇,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城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4万亿元,核电、气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8.3%,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已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绿色建筑面积约1.47亿平方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86万辆,建成充电桩超过19万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3年深圳节能宣传周暨低碳日活动启动

深圳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格局

7月的鹏城,蓝天映衬满目皆景。

“深圳蓝”“深圳绿”早已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深圳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低的污染排放,走出了一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新路径。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4万亿元,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已低于0.16吨标煤/万元、0.2吨二氧化碳/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清洁能源装机比重78.3%,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绿色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发展“含金量”

激光切割下料、机器人焊接、KTL喷粉涂装……在深圳中集集团车辆的“灯塔”工厂内,智能化生产线精密衔接每一道生产工序,用模块化方式生产整车部件,再运送到全球各地灵活组装。根据中集车辆2022ESG报告显示,2022年,中集车辆VOCs排放量为31.13吨,排放强度为0.13吨/亿元营收,排放总量较上一年减少56%。

据统计,深圳目前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9家、绿色供应链14家、绿色园区2个、绿色产品92种、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3家。得益于制造业不断高端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深圳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1730.62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同比增长46.1%、新能源同比增长16.1%,两大产业集群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绿色低碳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绿色动能”在深圳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离不开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的不断优化。去年12月,《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发布,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广应用、规范发展,目前,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达37万千瓦;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成立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合计接入容量超150万千瓦,最大可调节负荷能力30万千瓦;率先打造国内首个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全量接入全市17万个充电桩、5100个5G储能基站、6000个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1200个光伏站等资源,实现分布式资源可观、可测、可控,精准动态调控。

绿色“种子”多点开花助力发展可持续

经过多年探索,深圳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绿色“种子”已在各领域开花结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加了靓丽“底色”。

在交通领域,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100%纯电动化,持续提升公共领域汽车清洁化水平,纯电动物流配送车辆推广规模近10万辆;2022年,新推广新能源汽车23.9万辆、渗透率达61.8%,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86万辆;推进建设盐田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中心,实现国际船舶保税LNG首船加注。

在建筑领域,2022年,深圳入选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845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816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达1.47亿平方米,面积全国领先。

在生态领域,深圳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2022年新增固废处理能力2.9万吨/日、累计27.7万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7.2%;深入实施“山海连城”计划,首条山海通廊“塘朗山-大沙河-深圳湾”全线贯通,2022年新建远足径郊野径248公里,新建改造绿道368公里,新改扩建公园26个、总数达1260个。

低碳城滨水公园

2023年深圳节能宣传周暨低碳日活动启动

龙岗区低碳城滨水公园集生活休闲、生态观景于一体,总用地面积约8.9公顷。园内建设了缤纷广场、草阶剧场、绮丽花田、浓秋杉林以及景观桥,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

盐田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受联合国人居署表彰

近日,盐田区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被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简称“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智慧减废城市”优秀案例,盐田区成为全国唯一的上榜区(县)。

据介绍,“智慧减废城市”优秀案例项目由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域办事处中国办公室发起、万科公益基金会支持。案例报告的发布旨在通过联合国平台向世界宣传中国城市垃圾治理优秀经验,交流展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记者了解到,盐田区通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智慧化管理系统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生活垃圾分类信息感知、即时处理、高效指挥的完整体系,已经覆盖了生活垃圾源头投放、中转运输、处理处置、公众参与、管理监督等全部环节,实现了全区域、全品类和全链条的实时智慧管控,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0%以上、厨余垃圾分出率达26%以上,均超住建部和市级相关工作满分标准,分类减量成效显著。

同时,智慧化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源头数据缺失、无法全程溯源、公众参与不足的瓶颈问题,有力地促进城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并推动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可推广复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盐田经验”。

相关阅读:
道德绑架也得治,恶意炒作必重罚!网暴治理新规征意见 汛期来临,外出遇到暴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