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时段的社会常态,疫情只是‘过客’,它带来的隔断只是‘例外状态’,这种‘例外状态’应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结束,回到大学应有的开放状态。”2月15日,央视网刊发的评论文章《大学校门,该打开了》引发广泛转载和舆论共鸣。
这篇文章指出,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对开放的需求是刚性的,比如社交、实践、外卖、旅游、找工作、互享优质课程资源等,三年疫情中那些被隔断所压抑的“非必要”需要得到自由舒展。另外,老师的生活、科研、交流,大学与社会的合作,公众对亲近大学的需求,这些需要都很刚性。大学精神里本身就自带着开放的基因,它的安静,不是与世隔断、拒外人于围墙之外的安静,而是开放中冷板凳上静心做学问的安静。
文章还表示,如果对外开放之后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是开放带来的问题,而是管理不善带来的问题。隔断只是疫情带来的“例外状态”,大学千万不能形成对封闭隔断的依赖,享受“封闭管理”带来的管理便利,而不顾开放需求。
稍早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已宣布恢复校友出入校权限,部分高校还允许家长和校外人员申请入校。
在央视网上述评论文章看来,这种“有序开放”的渐进谨慎可以理解,毕竟大学人员高度集中,大学无小事,维护教学秩序对安全和安静有较高的要求,须在试探中恢复。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日,又有一批高校陆续打开了大门,其中已有市民步入校园赏花。
立春过后,广州的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已是春意盎然。2月11日的晴天下,粉红色的樱花与古建凉亭相互映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吸引不少同学和市民前来赏花打卡。
荔枝网报道称,华南农业大学并不是完全对外开放,市民进入校园仍需要提前预约,填写好基本信息,无误后才能进入。对此,街坊们都表示理解并配合。
另据杭州电视台报道,前几天,浙江工业大学也开学了。不同于大部分的学校,这次校方优化了校园进出的管理方案,家长可以陪同学生进校了,这也是最近三年以来的头一次。
浙江工业大学校园。浙江新闻客户端图
“新学期,学校优化了校门进出管理,师生员工继续凭校园通行码进出校园,同时校友出示电子校友卡、随行家长凭学生校园通行码可进入校园。其他校外人员提前申报校外人员通行码后也可进入校园。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须测体温、戴口罩,但不再要求提供核酸阴性证明。”浙江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陈云峰介绍,这两天开学报到日也是这套新管理办法的试运行日。如果试行顺利,接下来这将成为学校的常态。
浙江大学也发出入校通知称,开学报到期间,学生随行的亲属如需要入校的,可由学生凭校园卡等有效凭证陪同进入。开学报到后,学生亲属等如有入校需求,按照校外人员入校管理另行通知。
此外,《江汉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校门管理通告》表示,2月14日起,恢复学校综合门禁管理,校外人员(车辆)按照“谁预约、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预约入校。校内授权人员刷脸或身份证验证进出校园,授权车辆车牌识别进出校园。
当然,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对学生家长入校说“不”,要求校外人员“非必要不进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部分高校近期打开校门的举动,《中国教育报》刊发评论文章《打开校门高校师生要做好准备》提醒,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留意到这些信息、读懂信息背后的含义,进而理解其中的一些重要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建设和思想准备,是未来一个阶段把握形势变化、持续发展进步的关键。
该文指出,在过去三年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都实施了严格的校门管理,客观上也对校内外的人员往来和交流设置了一些门槛。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校门打开之后,还须经常提醒自己,跳出过去几年受客观条件限制而逐渐习惯了的学习和研究模式,走出校门,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一线、社区基层中去实践、去学习。学者之间的互访和研讨,不同学校之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同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学生社团活动之间的联络互动,也应当尽快恢复起来。充分的朋辈交往、学术交流,也有助于化解特殊时期累积而成的“焦虑”“社恐”等消极情绪。
文章还称,实际上,打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区隔,促进大学校区、居民社区、企业和科创园区之间的深度融合,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前些年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和著名高校自觉推进的政策导向。随着特殊时期的过去,大学的对外合作交流应当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大学要完整地践行其五大功能,就必须广泛开展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合作交流,充分激活校友资源,深入拓展产学研一体化,寻找和扩大学生就业市场空间,服务于不断升级的社会发展要求。敞开校门办大学,就是要在开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
李召虎与学生交流
澎湃新闻注意到,2月12日,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在与学生交流时就鼓励,进入后疫情时代,同学们可以走出校门大胆探索“外面的世界”,并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社会也在审视开放后对校园秩序的干扰。
2月7日,四川省教育厅在公开答复网友时表示,“随着整体疫情形势好转,我们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逐步推动高校恢复面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设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有网友指出,成都的大学有很多在疫情之前真的随便进,想跑步跑步,想游泳游泳,都是对外开放的。也有网友表示,还是大学里面运动舒服,但是不能扰乱大学的秩序。
前述央视网评论文章也提到,校园开放不只是大学的事,也是公众所要努力的事,表现出对大学校园的友好:尊重大学作为教学单位的安静,维护其科研秩序,不能用商业化和娱乐化干扰、消费大学校园。
文章最后呼吁,大学是一个社会的学术和思想高地,安静地走近,安静地路过,安静地凝视,安静地听课,带着对知识的敬畏。管理好自己的脚步,这种公众友好度下,大学校园也才会表现出更大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