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钻探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助力我国超深油气开发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今天(2月10日),中国石油发布消息,我国最大超深气区——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克深气区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去年国产气量46%,标志着超深层天然气开发成为我国天然气上产重要增长极。

钻探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助力我国超深油气开发

博孜-大北-克深气区沿天山南麓东西横跨200多公里,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是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近日,博孜-大北-克深气区万亿方储量区产能建设全面展开,新建的油气处理厂将在今年投产。

博孜-大北-克深气区分布于崇山峻岭之间,地质条件复杂,油气资源普遍埋藏深度在6500米至8000米之间,地层压力高于100兆帕。2012年投入全面开发至今,累计钻探超深井160多口,气区产量以每年10亿立方米的速度快速攀升。

目前,塔里木油田在这里已开发4个千亿立方米规模、7个500亿立方米规模超深气田,建成天然气配套产能160亿立方米。生产的千亿立方米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管网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15个省(区、市)120个大中城市,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34亿吨,植树12亿棵,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澎湃动能。

钻探核心技术突破助力我国超深油气开发

其实不仅仅是天然气,在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中,一般认为埋深超过4500米的地层为深层,埋深超过6000米的地层为超深层。近年来,我国深地钻探重大装备和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为超深层油气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果勒3c井,就在几天前钻至地下9000米,创造了塔里木油田新的深地钻井纪录,这口井设计井深9325米,将为我国进军万米深层探索提供配套技术支撑。

钻探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助力我国超深油气开发

为了攻克超深井钻探难题,我国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000米钻机,钻机提升能力和钻探能力提升一倍。

在石油科技工作者持续攻关下,物探技术实现对万米深层“CT扫描”,特高压采油气井口、超高温油基泥浆、高端油管等一批石油重器填补国内空白,高强度钻头大幅度缩短钻井周期,高精度定向装备给钻头装上了“眼睛”,超深地层实现指哪儿打哪儿。

眼下,石油工人正加紧论证万米深地钻探技术,努力在地层深处获取更多油气资源。

深层油气已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接替

近年来,我国随着中浅层油气勘探开发程度不断提高,油气发现难度越来越大,深层乃至超深层的油气资源已成为我国能源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钻探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助力我国超深油气开发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我国两个最丰富的深层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埋深在6000至10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别占其总量的83.2%和63.9%。日前,塔里木油田钻探的大北4井生产天然气突破5000万立方米,这口井钻探井深8271米,创造了亚洲陆上砂岩气井井深之最,首次在地下超过8000米发现规模天然气藏。

近几年,塔里木油田在南天山钻探气井平均井深都超过了7000米,已钻探超深井近千口。8000米深井钻井周期已从600多天缩短到360天,钻井、测井、固井多项指标创造纪录。

当前,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勘探开发深层油气资源,对我国扩大储量、稳定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阅读:
  • 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第14轮制裁

    当地时间24日,欧盟理事会在其官网发表声明,正式宣布对俄罗斯进行第14轮制裁。当天公布的制裁方案还包括对俄罗斯116个个人和实体采取制裁措施。在此轮制裁中,欧盟将禁 2024-06-24
  • 深海盛开“海葵花”

    深海盛开“海葵花”

    “海葵一号”浮装作业现场。工作人员对“海葵一号”内部进行安全检查。水下机器人即将入水开展作业。作业人员进行“海葵一号”锚缆... 2024-06-24
  • 钟自然,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钟自然,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月21日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 2024-06-21
  • 申请扩展南海大陆架,菲律宾又在闹哪出?

    申请扩展南海大陆架,菲律宾又在闹哪出?

    来源:直新闻菲律宾申请扩展南海大陆架中方回应菲律宾近来频繁制造事端,升温南海局势。自费迪南德·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在仁爱... 2024-06-20
  • 我国在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中国石化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四川盆地的两口页岩气探测井,接连获高产工业气流,具备规模增加储量潜力,对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和保障国家能 2024-06-13
  • 逐梦深蓝——天津市推进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

    逐梦深蓝——天津市推进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

    晴天碧海,阵风带着海洋的咸鲜气息。近日,由天津企业自主设计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经过超1300海里的远航... 2024-06-08
新华全媒+丨五彩春耕图孕育云岭丰收希望 “2万亿俱乐部”成员增至7城,谁将成为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