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沙洲村的幸福日子

1月25日,大年初四,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阳光明媚,景色宜人,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氛围。村旁的滁水河哗哗流淌,村边半山腰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两排大字格外醒目。

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当年红军长征时,3名女红军战士借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徐家家境贫寒,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女红军用剪刀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如今,徐解秀的曾孙女朱淑华在当地做讲解员。她告诉记者,从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五天里累计接待游客超4.8万人次,是去年的3倍多。“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大家想利用春节假期,到这儿听听‘半条被子’的故事,亲身感受军民的鱼水深情。”

家住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刘志坚一家五口来到了沙洲村。在他看来,到沙洲村参观,既能在假期放松身心,也能让孩子了解历史,知道先辈不易,学会感恩。“正月是一年之初,这个时间来沙洲村探寻初心,特别有意义。”刘志坚说。

在沙洲村,“幸福新村”住宅项目正在施工。项目建成后,能解决48户村民的住房问题,满足村民住宿及沙洲旅游发展配套民宿需求。汝城县纪委监委派驻环沙洲乡村振兴项目督导员周明华正在现场,对施工进度和安全工作开展督查,走访周边群众。

记者看到,工地围栏上张贴了多个二维码。周明华介绍,在郴州市纪委监委指导下,全县推行“码上监督马上办”方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共同监督项目施工和村级大小事务。

“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超过140万元,项目一个接一个,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参与到村里事务中,有难题大家商量办,每一笔公共开支都由集体把关,项目督导员持续跟进。”郴州市委派驻沙洲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谭诗华说,时下的沙洲,村务更加公开透明,架起了一座“干群清风桥”。

有了村民支持,村干部干事创业更有底气。谭诗华介绍,村里正在筹划创办“幸福食堂”,初步设想对村里70岁以上老人免费,60岁到70岁的老人享受半价优惠。

采访途中,记者经过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开的餐馆。朱小红告诉记者,以前他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种田养家糊口,现在开起了土菜馆。“去年,我家土菜馆收入30多万元,生活越来越红火。我们村也是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好。”朱小红高兴地说,“以前红军给我们半条被子,现在共产党带领我们过上幸福日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曹俊明自湖南郴州报道)

相关阅读:
曹炯芳案细节首次披露:预感要被查 与妻子烧掉“要带进棺材的秘密” 白银:把牢审理关口 提升案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