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地铁16号线开通运营 深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9公里

12月28日上午,深圳举行轨道交通16号线开通活动。市长覃伟中出席活动并宣布开通。

作为东部地区骨干线路,16号线由既有3号线大运站引出,途经龙岗中心城区、坪山中心区后终至田心站,全长约29.2公里,设站24座。其中,换乘站10座(含远期规划7座),分别在大运站、双龙站与既有3号线换乘,在大运站、坪山围站与既有14号线换乘。16号线设计时速为80公里,采用目前最高级别的GoA4全自动驾驶技术,车辆还配备了健康管理系统和安全探测系统,进一步提高运行安全水平。

16号线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重点工程,串联龙岗和坪山,是服务深圳“东进战略”的轨道交通骨干线,对强化东部地区与市中心区快速联系,提升区域经济势能,具有积极意义。16号线秉承站城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与城市更新项目相配合,赋能城市发展。

今年是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的“大年”,开通线路的条(段)数为历年最多,共5条(段)128公里。随着16号线开通运营,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59公里,位居全国第四位,轨道交通辐射能力和可达性、便利性显著增强。接下来,深圳将着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力推进轨道交通五期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提供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中国铁建董事长汪建平,深圳市领导余钢参加活动。

地铁16号线开通运营 深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9公里

搭上地铁16号线市民幸福感拉满

地铁16号线开通运营 深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9公里

乘客陆续登上新线列车。

地铁16号线开通运营 深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9公里

小朋友拿着新线开通纪念棒棒糖,与家长一道乘搭新地铁。

深圳地铁年内“收官之作”——地铁16号线于12月28日上午10时58分,正式投入使用为市民服务。该线路开通后,将进一步满足市民从坪山、龙岗来往罗湖、福田和南山通勤的出行需求,同时,东部地区内部交通更加畅通。

开通首日,记者跟随首批“尝鲜”市民打卡新线。记者看到,虽然是刚刚开通,但16号线已经人气初显,不少市民,尤其是学生、老师群体纷纷抢先体验。

东部通学通勤更便利

上午10时58分,地铁16号线全线准时开门迎客,早就等候在门外的市民乘客们鱼贯而入,兴奋不已。有市民一家老小前来抢先体验;有的人拿出手机在新站内各处打卡留恋;有的人来到列车车头,一探无人驾驶的究竟......虽然是开通首日,但乘客却已不少,站台上许多人在候车。

在坪山围站,记者采访到首批前来乘车的市民张进岩老伯,“今天,家门口又开地铁新线,真让人开心。今年,我们坪山从过去不通地铁,到一下有了两条地铁线,真是变化太大了,坪山人出行一下子变方便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就住在坪山围站附近的深城投中城花园,从昨天起家门口就有了两条地铁线。“以后出门不用儿子开车,我们老人家自己坐地铁就可以了,想去哪都方便!”

16号线沿线连通着几所学校,是一条“通学大线”,线路的开通也让师生们非常兴奋。记者采访看到,在龙城公园站B出口一上来,便是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16号线开通后让深圳三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乘地铁上学的高中学校”。深圳三高昨天为此还特别在学校围墙上拉起了横幅——“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热烈庆祝深圳地铁16号线开通运营”。

“地铁开通前,每次遇到家长接送学生,校门口就会小拥堵,学生拉行李箱过天桥,也多少有些不便,16号线的开通后,这些情况肯定都会大为改善。”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陆明浩老师告诉记者。该校学生胡振豪告诉记者,有了16号线,自己今后就可以自己搭地铁来学校了,“以后上下学将方便许多,动辄一小时的路程将会成为过去式。”

今年深圳5条线路开通创历史之最

据了解,作为东部地区骨干线路,地铁16号线由既有3号线大运站引出,途经龙岗老中心城区、坪山中心区后终至田心站。全长约29.2公里,设站24座。其中,换乘站10座(含远期规划7座),分别在大运站、双龙站与既有3号线换乘,在大运站、坪山围站与既有14号线换乘。16号线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全线采用GoA4等级,全自动运行系统的6A编组列车。

在开通仪式现场,深圳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16号线开通后,将采用单一交路的运行模式,工作日早晚高峰最小行车间隔为5分32秒,平峰期行车间隔为6分32秒。周末高峰行车间隔为5分50秒。”

他表示,今年是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的“大年”,开通线路的条(段)数为历年最多,共5条(段)128公里。其中,东部地区新增的14号线、16号线两条骨干路线,使3号线龙岗区段早晚高峰拥挤状况得到明显缓解,龙岗、坪山区居民通勤更为便捷,同时还将促进坪山、龙岗两区人流、物流畅通,实现东部中心内聚外联,同时也为深圳市民带来市区“东游”出行新体验。

客家文化元素打造人文车站

记者乘坐地铁来到各个车站打卡看到,16号线沿途经过坪山大万世居、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大田匠作文化村等客家文俗地标,在站点设计上融入了大量客家文化元素,以极富当代艺术美感的“城市记忆博物馆”形式呈现出来,构建了具有持续生命力的车站公共艺术空间,激活沿线的城市文化活力。设计极具人文韵味的站点,吸引现场不少市民饶有兴致地观赏,并拍照打卡。

“全线站点整体以‘阳光+’为设计主题,18座标准站分为‘世居、客居、新居’三种文化特征,通过色彩变化体现不同文化属性,体现‘共住、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承建方中国中铁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记者在双龙站参观看到,该站以“游龙栖榕、岁月画屏”为主题,采用龙图腾的抽象图案,在地铁的公共中庭空间形成了熠熠生辉的层次感;坪山围站则提取了客家围龙屋半月池+荷花的元素,结合圆柱造型及顶部的特色造型进行整体设计,突显客家文化特征。不仅如此,设计师还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古语版“年深客地成吾地,日久他乡变故乡”的深圳精神融入了设计之中,充分体现了深圳特色的“滨海客家”人文精神。

相关阅读:
深圳2021年度GEP达1363.87亿元 2022第一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电竞联赛总决赛正式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