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我在作文比赛中获奖啦。”
“您看我画的民族大家庭,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
12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李俊玲又一次来到位于湘桂边界的新华乡龙集村湖广小学看望孩子们,一进校门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大家争相报告最近取得的成绩。
李俊玲和孩子们熟络源于她长年心系民族团结教育。自2017年7月担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以来,她热心民族团结教育、瑶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李俊玲富有成效的工作,带动了浮田、岔山等一批民族村寨富起来、美起来、靓起来。她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等多个荣誉称号,并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记一等功,今年8月,她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湖广小学是位于湘桂两省(区)边界线上的一所村小,属于“两省(区)辖一校”,师生都是瑶族同胞。2018年初,李俊玲第一次到湖广小学调研,看到20多个孩子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作的“四脚长板凳”上听课,学校的厨房是用水泥砖简单搭建而成,教师的宿舍狭窄昏暗,简陋的教学环境让她心里特别难受,她下决心要改变这里的面貌,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但调研回来后,李俊玲犯了难,仅靠县民宗局一个单位,很难改善湖广小学的办学状况。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师生们改善教学设施和环境?李俊玲想到了自己早些年驻村动员群众热心参与公共事业的经验做法。
于是,她积极奔走于各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爱心组织之间,邀请他们参加湖广小学的民族团结主题校园文化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所特殊的民族学校并给予帮助。经多方努力,李俊玲筹到4万多元钱为学生们更换了课桌椅,并改造完善了学校厨房。紧接着,她又积极联系湘桂两省(区)教育、民宗委等部门,筹措资金为湖广小学装上了电脑、空调、电视等设备,学校的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社会各界的大力相助让学校师生感受到中华大家庭浓浓的关爱之情。如今,湖广小学经常围绕民族团结主题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示范带动湘桂两省(区)边界学校共同举办民族团结活动20余次,并带动了湘桂两省(区)几十个单位合力开展“省际联动促发展石榴花开润瑶寨”活动,有效促进了当地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跨省际区域联动发展。
作为土生土长的瑶家女儿,李俊玲深知,文化认同是民族之间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保护传承瑶族长鼓舞、蝴蝶歌、溜喉歌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力推动了瑶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2017年12月,李俊玲了解到,麦岭镇长春村76岁的瑶族老人莫恩珍,为出版祖辈传承下来的瑶族民歌《八都歌堂集》多方奔走寻求支持,却四处碰壁。为了让这个濒临失传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溜喉歌继续传承下去,李俊玲十多次沿着险峻的山路赶到莫恩珍家中帮助整理素材。她还积极向自治区民语办、自治区古籍办等部门争取支持帮助,将《八都歌堂集》成功列入自治区古籍办扶持项目。
一本溜喉歌集,撬动民族文化发展大思路。李俊玲趁热打铁,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以“瑶族盘王节”等民族传统佳节为载体,推动打造集民族文化、风情旅游、民族非遗项目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了深坡、福溪等一批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几年前,福利镇浮田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0%,如何帮助这里的群众富起来,是李俊玲经常思考的问题。经过广泛走访调研,李俊玲发现,浮田村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脐橙种植禀赋也很好。她主动联系各部门,推动开发当地民俗文化,合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民族团结展示厅,创建民族特色旅游品牌。她还积极联系有关部门为该村量身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培育了上万亩高质量的脐橙园。如今,浮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万元,群众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
李俊玲经常进村入户为瑶族群众探寻致富经,帮助近10万名瑶族群众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长年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大家都亲切地称她“玲姐”。哪家有当季的瓜果蔬菜或山货,都想赠送一些给她尝尝鲜。可她却给大伙儿定下了规矩,入户只能提供一杯热水或是一碗油茶。曾有热心村民执意托进城的客车辗转给她捎去几根山上的竹笋,李俊玲则通过村干部转送自己购买的水果、儿童玩具进行回赠。
“玲姐一直为我们无私付出,却从来不要我们的回报,她是瑶乡的好女儿,她是在用心浇灌我们的民族团结之花!”说到李俊玲,当地群众无不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