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平:公务接待规范了,餐饮浪费少了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十年前生意好归好,但是单位来签单的也多。一到年底就头疼要怎么去要账。现在不一样啦!来的几乎都是私人用餐,饭钱当场结现,真好!”南平市松溪县的老祝在城郊经营着一家餐馆。因为为人实在,加上烧菜手艺一流,十年间,老祝家餐馆生意一直都不错。

而老祝餐馆的细微变化,源于当地公务接待的规范化和干部作风的转变,更是南平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背后的一个缩影。

坚持以上率下,公务接待逐渐规范

东游镇,是建瓯市商贸重镇。因为地处交通要道,经济条件好。到建瓯公出的干部大多选择在此用餐。镇政府食堂用餐的人不多,而镇上的饭店却天天生意火爆。

“过去接待多,喝酒也少不了。现在迎来送往少了,接待也不用上酒水,给我们乡镇干部大大减轻了负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了。”东游镇纪委书记陈小清介绍。现在干部前来调研,无论哪一级都是凭公函接待,统一在镇食堂用餐,按照工作餐标准上菜。

南平市委、市政府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纪律来执行,并纳入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述责述廉、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南平市委从自身做起,历任市委领导在考察调研、工作检查和公务接待会议活动等方面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动全市各级干部转变作风。

为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近五年,南平市先后出台了《南平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南平招商引资活动经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监督执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十五条措施》,进一步严明规矩、划清红线。

武夷山市的干部小李介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大家来武夷山出差,常有顺便走走看看的想法。周末经常要陪不同的“客人”逛景区。而如今这种公务之外的“旅游”现象基本杜绝,自己“周末陪游”的“任务”也随之终结。

破除顽瘴痼疾,社会风气日益清朗

“以前做东请客的,菜没多点,酒没喝够,会觉得没面子!现在服务员一上来,就提醒我们不要点太多菜,免得浪费。”

“现在会所也少了,但这几年,会所几乎都‘倒’了,反而是菜价实惠的小餐馆越来越受欢迎!”

……

餐饮浪费、吃饭讲排场曾经是“四风”问题衍生出的顽疾。而现在,公务接待规范化也引导着群众的消费观走出了“讲攀比、赛高档”的怪圈。

近年来,武夷山市纪委监委坚持宣传引导和常态监督相结合,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带头践行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并辐射带动身边亲友。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街道、社区,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不久前,刚刚在老家政和县办完婚礼的小陈介绍到,自己的婚礼酒席是和家人商量过后的“精简版”。“我也参加过亲戚朋友的喜宴,前前后后要吃好几天,每顿都要剩下很多饭菜酒水,即使是打包回家也吃不完。”

所以,小陈在办喜酒前,就把“浪费不代表好客”“奢侈不等于有面子”的道理同父母说明白,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办了一场“小而美”的质朴婚礼。

紧盯隐形变异,“一县一清单”持续推进

“公函人数、陪餐人数与菜单人数是否一致,近期后厨进货有无异常变动......”日前,武夷山市武夷街道纪工委、监察组对辖区内各单位食堂进行突击检查,着力发现和整治公务接待“吃公函”问题,遏制奢侈浪费现象。

武夷山市纪委监委把整治“吃公函”问题作为纠治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的有力抓手,聚焦“空白公函、虚假公函、一函多餐”、“不吃本级吃下级”、超标准接待拆分报销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吃公函”问题专项清理工作。

随着整治“四风”问题持续深入,奢靡享乐歪风基本刹住,但一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也潜入地下、由明变暗。

为深化分地域分领域分层级治“四风”树新风专项工作,深入治理“吃公函”“酒杯中的奢靡之风”“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隐形变异问题,有效破解吃喝歪风、刹住铺张浪费,增强震慑效应和社会效果,南平市纪委监委根据“四风”问题在各县(市、区)的不同表现,开展“一县一清单”整治。

延平区、武夷山市、松溪县针对“虚列开支套取资金用于违规吃喝”开展整治;浦城县将“党员领导干部违规饮酒”问题列入整治清单。

“一县一清单”推进,“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坚守。在“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节点,南平市纪委监委统筹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力量,发挥“室组”联动机制作用,对“一桌餐”“农家乐”、内部食堂等容易发生违规吃喝问题的隐蔽场所开展明察暗访,严肃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南平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宪”在行动 弘扬宪法精神 坚定法治信仰 12月10日零时起,上海38个高风险区解除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