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保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

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腐败问题是事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党长期执政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腐败问题对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力、杀伤力最大,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要认清政治腐败是最大腐败。腐败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伴而生、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腐败背后常常隐藏着政治问题,政治问题特别容易引发和滋长腐败,是党必须消除的政治隐患。要认清反腐败是一场严肃的、没有选择的、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我们党同腐败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反腐败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必须增强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最坚决的态度与腐败现象作最彻底的斗争。

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要把握“不变”的形势与决心。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形势的判断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态度一以贯之,坚持祛腐必净、除恶务尽、上不封顶的立场一以贯之,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原则一以贯之,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一以贯之,越来越严的震慑一以贯之,严的基调一以贯之。要把握“变”的阶段与特征。既看到新时代十年发生的显著变化,反腐败斗争从“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也看到反腐败斗争呈现出“五个交织”“四个任重道远”等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必须把握“变”与“不变”,决不能有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决不能有见好就收、一劳永逸的情绪,永葆“赶考”的清醒,永远吹冲锋号,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始终做到惩治震慑常在。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不能软,必须保持高压态势,突出重点严查严治。要盯紧重点事。严查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要盯紧重点人。严查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特别是十九大后仍不知止胆大妄为的人,严查多次行贿、巨额行贿以及向多人行贿的人,坚决遏制腐败增量。要盯紧重点环节。严查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以及国企、金融、政法、工程建设、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粮食购销等部门、行业和领域的腐败问题,坚决斩断不正当利益链条。要盯紧群众身边事。严查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微腐败”,对贪污挪用民生资金、滥用执法司法权、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严惩不贷,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始终一体推进“三不腐”。把一体推进“三不腐”贯穿反腐败斗争全过程。要增强系统观念。把反腐败斗争同党的“六大建设”结合起来,把查办案件同深化改革、堵塞漏洞、强化监督、加强教育结合起来,把惩治腐败同日常监督、整饬作风、严明纪律、巡视巡察等工作结合起来,提高综合效应。要用好全周期管理方式。坚持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立足统筹做好“人”的挽救、改造和觉悟,释放“惩”的震慑,发挥“治”的功能,筑牢“防”的堤坝,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要做实“后半篇文章”。正确把握纠正与防范、治标与治本、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抓好以案促改促治促建工作。通过问题整改督促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放大治理效能。

相关阅读:
“北气南下” 东部能源通道全面贯通 实现俄气入沪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正式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