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注入“水动能” 助“荔”产业兴

注入“水动能” 助“荔”产业兴

本报11月30日讯(记者陈丽园特约记者陈创淼通讯员符志敏)11月27日,临近中午,秀英区永兴镇建中村委会美朗村种植户黄良述收工后,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从荔枝果园出来后,特意绕到果园旁边的水塔查看一番,“这是村里新建的水塔,是村里的宝贝,荔枝灌溉用水全靠它,大家会经常过来看看电压、水泵是否正常。”

蓝天白云下,高高耸立的水塔格外醒目,一条条输水管道延伸到荔枝果园。种有20多亩荔枝的黄良述对智慧灌溉系统赞不绝口,“没有修建水塔前,要打井抽水和用车从远处运水过来灌溉,非常不方便,如今有了水塔,在果园里打开阀门就能灌溉。”

黄良述边说边打开荔枝园里的全自动喷灌设施阀门,很快,果园喷头喷出的水均匀地洒到荔枝树上。“感谢政府修建的水塔,帮我们解决了农业灌溉用水问题,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相信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黄良述笑着说。

“水塔今年10月建好,蓄水量达100吨。跟传统水塔相比,新建的水塔供水更加智能化,安装的传感器可根据储水高度控制水泵供水。”建中村委会美朗村村民小组组长黄良佈告诉记者,水塔抽水量每小时达30吨,可满足500多亩荔枝的灌溉用水需求。

“建中村种植产业主要是‘荔枝王’品种,村里有6000亩左右。”建中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莫文团介绍,近年来,随着农户荔枝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灌溉用水量大增,需要进一步加大灌溉设施投入。为此,秀英区今年在美朗村和南岛村新建两座农业灌溉水塔,完善灌溉网络体系,助“荔”产业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水动能”。

相关阅读:
重庆11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06+6433” 特写 牌子下墙 服务更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