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开展虚假劳动仲裁类案监督 助力形成联防共治格局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虚构劳动关系、虚增劳动报酬,企图通过仲裁的既判力优先参与破产财产分配,严重扰乱司法秩序,侵犯司法权威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平阳县检察院聚焦稀释债权型虚假诉讼,用足用强数字检察,开展涉破产分配虚假劳动仲裁类案监督,推动撤销2份虚假劳动仲裁调解书,追回分配所得款8.2万元,3名涉案人员因涉嫌虚假诉讼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一是数字赋能检察监督,智能挖掘隐蔽线索。该院深化与法院的数据共享,向法院调取近5年的仲裁申请执行数据672个、破产案件数据188个,通过浙江检察大数据应用平台建模比对,以法院执行结案且有执行款到位为要素,筛查出执行到位的劳动仲裁案件63件;从中进一步提取劳动者申请仲裁、申请执行、参与执行分配的时间要素,与破产案件拍卖款到位时间进行比对,筛选出为参与分配拍卖款而进行劳动仲裁案件线索15起,涉及破产企业2家。目前该院已查实2件虚假仲裁案件,并先后向县劳动仲裁委、县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促使县劳动仲裁委撤销原仲裁调解书、县法院对案涉分配款裁定执行回转。

二是强化跨部门配合,构建民事、刑事检察一体联动格局。针对破产企业温州某皮具饰品有限公司系列劳动仲裁案中在案证据仅附工资欠条,缺乏劳动合同和工资流水的情况,该院强化跨部门配合,整合民事检察部门、刑事检察部门、检察侦查技术部门精干力量组成办案组,充分运用民事调查核实权,调取仲裁案卷材料以及当事人资金流水、五险一金、工商登记、纳税信息等证据材料,询问证人、当事人,发现虚假诉讼犯罪线索后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并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切实发挥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职能作用,开展个案会商,促使公安机关3天内对该案立案侦查,7天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

三是健全打击和防范机制,全力推动诉源治理。针对虚假仲裁隐蔽性强、线索发现难、调查核实难、规制手段有限等问题,该院注重加强与法院、公安机关以及仲裁机构的沟通,在温州市率先建立多部门协作配合的虚假仲裁综合治理机制,厘清涉破产企业虚假劳动仲裁定义、明确涉破产企业虚假劳动仲裁重点关注情形、细化劳动仲裁审查要点、积极探索虚假劳动仲裁信用惩戒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建立联络员制度及联席会议机制,形成虚假劳动仲裁的联防共治格局。

[版面编辑:陆青]

相关阅读:
截至11月21日24时江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黄河岸边万亩莲藕进入采收季 藕农抢抓农时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