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吴元全:温润如玉

吴元全:温润如玉

吴元全(右)与其他人大代表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讨论议案

吴元全:温润如玉

吴元全(中)与工艺美术师交流雕刻技艺

吴元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拓宝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河南南阳有“三宝”:烙画、玉器、出师表。

提起玉雕工艺创作,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拓宝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元全眼神一亮,“一件好的玉器作品,首先造型要有艺术感,赋予作品时代的气息。其次也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要求工艺美术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艺术修养,才能将文化内涵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玉如其人,翠色生香。随手拿起柜台里一块玉器摆件,吴元全向记者讲起自己和玉雕的“不解之缘”。

大胆改革振兴企业勇担当

1985年,西安美术学院统一招收成人高考学生。一直为没能接受正规高等美术教育而遗憾的吴元全,经过考试,终于如愿走进这所艺术类院校。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课余时间完全沉浸在美术、书法的苦练之中。画素描一画就是几小时,有时坐得腰腿麻木,站起来活动一下再继续画。当时学院位于西安南郊外的长安县,在校两年时间,他从来没有去过市内逛街,也没去过名胜景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吴元全的绘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

采访中,吴元全告诉记者:“我的座右铭是四个字:勤、恒、活、实。勤,就是干什么事勤勤快快、勤勤恳恳;恒,就是持之以恒,不能朝三暮四,要不断追求;活,就是学知识要灵活,活学活用;实,就是待人诚恳,学习和工作要踏实。”吴元全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时,刻了一枚书画压角印章,上面刻的就是这四个字。从那时到现在,他的每一幅国画作品上都落有这枚印章。

毕业后,吴元全被分配到南阳市玉器厂工作。他将绘画的艺术理念渗透在玉雕创作中,书画和玉雕合璧,使精美的石头“唱”起了美妙的歌。

他到工厂后,发现玉器厂工人技艺的学习都是采取的父传子、师带徒这种行业的老规矩,工人技术进步慢。为此,他决定开办职工美术夜校。工人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美术知识。吴元全授课,教职工学习素描、白描等课程。在他带动下,厂里其他几位领导和设计人员也发挥各自所长,积极到夜校授课。工人学习热情高涨,技艺水平快速提升。

1987年,吴元全担任玉器厂厂长兼总经理。为使玉器厂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他锐意改革。1989年,吴元全投资扩建玉器厂展销厅,加快研发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销售点,逐步建立经营网络体系,全力开辟国内外市场。由于始终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完善的营销体系,多年来,无论市场形势如何变化,南阳玉器厂的产品销售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后来,完成改制的玉器厂成为南阳拓宝玉器有限公司,企业发展充满活力,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处于全国玉雕行业领先地位。

追求理想匠心传承玉雕文化

“我干事,靠的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就是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做企业,我想把企业做好;画画,我想画出优秀作品;设计玉雕产品,我想把产品设计得更加完美。”

20年前,吴元全先行一步,申请注册“拓宝”商标。经过多年精心培育,“拓宝”品牌顺利通过原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成为河南省唯一获得原产地标记/原产地标志保护的玉器品牌,又于2006年获得“中国名牌”称号。辛勤的付出也为他赢得了荣誉,2008年,吴元全获得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荣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吴元全将他绘画和书法的风格运用于玉雕艺术,作品表现多了几分张力与深邃。他领衔开发研制的全套玉编钟、玉编磬、玉笛、玉二胡、玉笙、玉古筝、玉箫等系列民族乐器,开创了中国的玉雕乐器之先河,荣获国家20多项设计专利。这一系列民族乐器先后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以及中国文博会、国际珠宝展展示,玉声乐团演奏这一系列乐器的节目如今已成为南阳玉雕节开幕式文艺演出中的“大戏”,得到国内外嘉宾的高度赞扬。

吴元全认为,玉雕是美术和工艺的完美结合,他希望在玉雕作品中融入历史、人文等元素,使作品更富生命力。吴元全指导制作的巨型玉雕作品“卧龙出山”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理念。该作品集玉雕、书法等艺术于一体,取材于三国时期发生在南阳的三个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故事:“徐庶回马荐诸葛”“三顾茅庐”“火烧博望败夏侯”,三个故事步步紧扣,刻画出三国初期曹刘相争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件用独山玉雕刻而成的优秀作品获得了河南省玉雕精品奖。

1999年,吴元全亲自挂帅,领导设计制作河南省赠送澳门特别行政区礼品——象征中华民族“九九归一”的南阳玉雕“九龙晷”。当“九龙晷”在澳门亮相时,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国内外嘉宾高度赞赏,吴元全和他的“拓宝”团队也因此得到河南省政府嘉奖。基于对艺术创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近年来,吴元全和他的团队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玉器“天工奖”和“百花奖”。

“把自己的专长奉献给玉雕事业,赋予玉石更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这是我的职业理想,我会一直坚持。”吴元全说道。

坚守初心牢记代表职责

吴元全是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14年履职生涯,使他对“人大代表”背后承载的丰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吴元全说。

因为膝关节长期疼痛,医生嘱咐吴元全要少奔波、多休养,但他总是“舍不得休息”,坚持参加河南省人大组织的驻豫全国人大代表所有的视察、调研活动,足迹遍布全省18个地、市。

从事工艺美术工作多年,吴元全一直非常关心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为全面了解当前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面临的问题,除深入南阳当地工艺美术企业调研外,他还先后到扬州、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洛阳等传统工艺美术集聚的地区,深入调查研究,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了解掌握行业情况。他提出《关于加大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力度的建议》《关于设立“国家质量奖”的建议》等关于扶持工艺美术行业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履职多年,围绕社会热点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吴元全经过认真调研、深入思考,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建议,涉及粮食、区域经济、交通、食品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他关注粮食生产,提出《关于支持南阳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建议》,分析了南阳粮食生产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被全国人大列为当年重点督办建议。该建议同时得到财政部的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先后在济南和南阳两次面对面征求吴元全的意见建议。2015年,吴元全提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议》,建议国家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实用人才。

吴元全常说:“当代表不是荣光无限,而是重任在肩;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躬身实践。只有干实事、讲真话、动真情的代表,才能献真知、出真招、赢得群众喜爱。”“君子如玉,温润而泽。”工作中,许多人这样评价他。

[版面编辑:白鸥]

相关阅读:
宿州:以评促改 着力提升案件质量 福建11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20例、本土无症状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