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8月28日,观众在北京鼓楼参观展览“时间的故事”。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8月29日,观众在北京鼓楼参观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展。本网记者杨栋灿摄
北京中轴线北端,鼓楼与钟楼矗立相望,“暮鼓晨钟”报送着“北京时间”。近日,鼓楼经过腾退修缮恢复了历史原貌,展陈“时间的故事”投入试运营,沉浸式数字展和交互式体验,生动展现了中轴线沿线古建筑的魅力,诠释了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
此次展览共1260平方米,展线长度约600米。一层数字沉浸展660平方米,“时间建筑”“中国时间”“发现中轴线”等6个主题展厅和中心券洞沉浸展厅沿线分布,共展出10件藏品、48件辅助展品和装置、12个交互体验展项以及6部数字影片。二层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展约600平方米,展品包括报时更鼓、铜刻漏、碑漏、日晷等古代计时仪器。
遮光帘升起、灯光明暗转换,循着钟鼓之声,沉浸空间漫步,光影下鼓楼时空变幻……沿展线前行,一幕幕时间故事上演。在“北京时间”展厅,钟鼓楼作为古代司时中心的功能地位显现。悬浮空中的“报时更鼓”和“永乐大钟”前,虚拟击鼓撞钟可以读懂“暮鼓晨钟,鼓为号令,钟为传声”的内在联系。“中国时间”展厅展示了传统计时方法,通过触摸屏可以了解日晷、铜刻漏、碑漏的计时原理和精巧构造,读懂箭尺、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智慧。“发现中轴线”则直观而整体地展示了中轴线各遗产点位的位置分布。
沿着69级台阶来到鼓楼二层,25面更鼓映入眼帘。中间为首的大鼓代表1年,24面小鼓则代表24节气。钟鼓楼在长达600多年的报时历史中,始终沿用先击鼓后撞钟的模式,“暮鼓晨钟”由此而来。更鼓群旁侧陈列着古代计时仪器展,从日晷、碑漏到铜刻漏等,展现了古人在不断发明改进中,提升着对时间的认知水平。走出二层大厅,南面为露天长廊,登高眺望,中轴线及附近的白塔、景山等标志性地点尽收眼底。
保留历史沧桑感和可识别性的同时,体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最小干预”原则是鼓楼展示工程的一大特色。助力中轴线申遗,2019年鼓楼保护展示工程启动。新置入的展墙、展项形式简洁,与古老建筑新旧融合,整个修缮改造过程没有向文物本体打入一颗钉子,真正做到了完全可逆化。
“暮鼓晨钟”背后的“时间的故事”,引发的不仅是历史的记忆、声音的震动,还有今人和古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在穿梭时间的同时,古老的中华文明遗产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