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石化长岭炼化每天放水两万吨助岳阳村民抗旱

8月23日,中国石化长岭炼化水务部技术员打开输水管道阀门,让新鲜水流至湖南省岳阳市臣山村村民乔斌家的稻田里。“这下收成有指望了,每天的生活用水也有了,谢谢你们。”乔斌感激地说。

乔斌家的几亩稻田和长岭炼化输水管道有一定距离。为了防止抗旱用水跑损,长岭炼化为输水管道连上了10多米长的胶质软管,确保新鲜水直接输送至稻田,让稻子“喝饱”。

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今年南方地区遭遇干旱,湘北地区持续37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一个多月零降雨。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周边农村部分水库、河流、水井等水位大幅下降,往年流淌不息的稻田供水渠断了流。除了农作物灌溉用水,村民的生活用水也受到一定影响。

“现在正是晚稻灌浆的关键时期,能开的水阀我们都得开!”旱情就是命令,长岭炼化生产部夏燕军与相关专业部门沟通,与水务部等紧急联系,启动开阀放水调度工作。

长岭炼化成立跨部门跨专业的帮扶团队,对企业自身采水、供水能力及用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快速拟定供水帮扶方案。经过一天的现场摸查,他们在20多公里长的长江码头至厂区供水管道沿线,确定临时阀门放水点,为村民抗旱保苗助力。8月初,长岭炼化开阀抗旱,放水量约400立方米/小时。

长江码头至厂区的供水管道经过10多个村组,如何做好抗旱用水管理?帮扶团队按照地方政府要求,每天组织开展管道沿线巡查,及时详细了解周边农田旱情,做好现场开阀、水量等数据登记,积极配合村民做好临时放水管理,在不浪费宝贵水资源的同时,尽量帮助村民灌溉晚稻。

8月19日,帮扶团队根据沿线村民旱情实际情况,增开两个阀门,将抗旱放水量提高到1000立方米/小时,一天放水量达两万多吨。

同时,长岭炼化相关部门与当地政府签订抗旱临时供水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就指导村民科学用水作出规定,并利用当地到村到户的自来水管网,将新鲜水输送至生活缺水较为严重的村民家中。该公司还配合电力部门积极做好限电保抗旱工作,优化调整生产负荷,以“能停则停,不能停省着用”的原则,设法降低生产用电总量,全力支持抗旱保民生。

【责任编辑:温存】

相关阅读: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 “世界第一环”成功发货 太钢创新驱动推进核电材料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