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回乡路暖,疫后再来”

本报8月12日讯(记者祝勇曾昭娴)8月11日晚,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正在办理登机手续准备返回上海的何女士与孩子异口同声地说,“疫情过后我们还会再来海口。”8月12日凌晨,本轮疫情第一批滞留海口旅客开始乘机离开,其中第1班包机HU700Y(海口-广州)于00:32起飞,载有旅客90人。

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受疫情影响滞留海口旅客的服务保障工作,成立了滞留旅客保障服务专班,采取包机形式,组织部分符合条件的旅客离岛。为安全有序组织滞留旅客离岛,8月10日晚,海口市旅文局组织100余名海口12345热线专席服务专员,对符合条件住店滞留旅客进行目的地城市航线筛查。确认愿意乘坐包机离岛的名单,再由航空公司发送购票二维码。组织干净舒适的旅游大巴,将旅客闭环转运至美兰机场。

正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司女士说,“海口防疫人员,酒店、机场等工作人员服务都非常周到,只是很遗憾这次没有细细欣赏到海口美景,疫情过后一定还会再来。”司女士5岁的女儿奶声奶气地说,“还想看海口的大海,特别想吃海口的花螺。”

 8月4日到海口出差的卢先生、张女士夫妇,本来想趁着暑期,在出差之余带孩子体验海口的滨海风情,却不曾想碰上本轮疫情。虽然一个星期都待在酒店里,但乐观的张女士并没有怨言,酒店工作人员和防疫人员的暖心服务让她深受感动。她说,“海口服务非常周到细致,人也非常热情,这里景美人更美。回乡路暖,疫后一定再来海口旅游。”

相关阅读:
海口进出口总值336亿元 海口今日开展全市第五轮全域核酸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