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何化解亚太“安全困境”?金灿荣:美接受“相对安全”心态很重要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张婷鸽]据报道,美国海军星期三(7月13日)表示,里根号航空母舰打击群正在南中国海执行例行任务,这是该航母编队今年首次进入南中国海巡弋。同天早些时候,美“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有分析认为,美国越来越把南海作为其“围堵中国”的重要一环,并且正探索在南海与中国“竞争”的新范式。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事实再次说明,美是不折不扣的“南海安全风险制造者”“地区和平稳定破坏者”。

7月13日,美海军“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

7月13日,美海军“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

除了频繁在南海秀肌肉挑动紧张气氛外,近期美方在亚太安全问题上动作不断。日前,美军大规模扩建天宁岛国际机场推进西太平洋岛屿军事化,分别在关岛和澳大利亚部署B1B和B2轰炸机,提高所谓的“战略威慑”能力。本月7日《环球时报》记者还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自2021年以来,日美军方多次密谋勾连,企图诱导、施压岸田政府配合美遏华计划,协助美在日本西南诸岛部署中导(中程弹道导弹)部队,通过加强“第一岛链”建设实现对华“一体化威慑”。除此之外,日本以俄乌冲突为借口大幅提高军费、“军事松绑”,美国也基本持默许态度。而且,在美国的敦促下,韩国政府正加快推进“萨德”基地恢复正常运转。这些是否意味着当前亚太安全面临重大变局,“安全困境”加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一系列动作及其产生的所谓“安全困境”,都是由于美方追求“绝对安全”的心态导致的。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有过一段短暂的、接近于实现它所想要的“绝对安全”时期,中国的军事力量近年来发展壮大以后,美国认为这种情况破坏了它想要的“绝对安全”。当美国发现它无法对中国“为所欲为”时,又不愿意接受“相对安全”,心态就越来越失衡,安全感不断丧失。

金灿荣认为,实际上“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安全”归根到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相对安全”的角度来讲,美国的安全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目的是着眼于维护自身安全,不是为了威胁或者打败美国。因此,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所谓“安全困境”的问题,美国需要恢复到一个正常国家的心态,改变自己追求“绝对安全”的心态,因为美国绝对的“安全”带来的是别的国家绝对的“不安全”。

除了心态问题,金灿荣认为美国不接受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是加剧地区安全环境恶化的一个原因。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国有如12海里领海宽度、24海里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也是大多数国家所承认的。但是美国没有批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它沿用传统海洋法、老海洋法,坚持领海只有3海里的观念,以此大搞所谓的“航行自由”,也借此部署对中国的“包围力量”。美国的行为是建立在破坏公认的海洋秩序之上的,因此美国应该接受世界的主流,加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金灿荣看来,如果美国能接受“相对安全”的心态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那么很多地区安全矛盾的基础就慢慢消失了。但是,他也提到,这需要美国方面作出重大改变,短期内估计很难看到美国的显著变化。因此,一方面中国还是要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要搞好地区合作、经济合作,以合作化解美国的挑衅、挑拨。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武汉洪山区在夏季肠道传染病日常监测中检出4份甲鱼样本霍乱弧菌阳性 国常会要求禁止对新冠阳性康复者“就业歧视”!专家:情节严重的企业或将面临经济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