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六一"国际儿童节特别报道 检察护成长 助力少年强

近日,河南省通许县检察院干警来到孙营乡寄宿小学,为二年级学生开展法治宣讲活动。记者刘立新通讯员卢怡摄

近日,河南省通许县检察院干警来到孙营乡寄宿小学,为二年级学生开展法治宣讲活动。记者刘立新通讯员卢怡摄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检察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宣讲预防校园欺凌、国家安全教育等知识。图为学生给检察官戴红领巾、互敬少先队队礼。通讯员朱坤摄

5月28日,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检察院联合区委员会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开展“两岸文化童心传承”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在厦门的台胞及其未成年子女、翔安区未成年学生及其家长、区人大代表等参加。通讯员单鲲黄可嘉卢若璇摄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河北省魏县检察院开展“关爱涉案困境儿童”主题家访活动。检察官为孩子们送去生活用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普法教育。记者肖俊林通讯员石雪萍摄

近日,四川省绵竹市检察院邀请该市兴隆小学的40余名师生代表,以及3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走进检察机关,开展了一场“关爱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记者曹颖频通讯员李锐摄

女孩有了“秘密小屋”

常州武进:启动“春晖红盟”项目保护未成年人

正义网讯(记者卢志坚通讯员夏丹孙晓娟)“检察官阿姨,谢谢你们给我送来的小床,还有这么多绘本,我真的太喜欢了!”日前,7岁的悦悦(化名)拉着上门回访的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许榴琴的手,兴高采烈地说。看着孩子这一年来的变化,许榴琴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许榴琴也是武进区检察院“春晖”未成年人保护办案团队(下称“春晖”团队)的负责人。2021年初,“春晖”团队对近三年办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进行梳理,发现涉案未成年人中被侵害女童占比高,且这些女童大多没有独立的起居空间,父母疏于管护且保护孩子隐私的意识不强,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年2月,武进区检察院联合该区妇联开展了“安巢暖蕾”关爱女童项目,悦悦就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

悦悦患有血友病,她的母亲身患癌症,一家五口混居,经济拮据。对此,“春晖”团队借助区妇联的力量,对悦悦一家的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为悦悦购买了单人小床,在床边加装布帘,尽可能保护其隐私空间。

“安巢暖蕾”关爱女童项目实施一年来,“春晖”团队已对126户困境女童家庭进行了居所改造,并开展56场普法关爱座谈会。回访中,检察官们欣慰地看到,受助女童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家长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也在增强。

此外,武进区检察院联合该区妇联、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了“春晖少年沐阳”未成年人临界预防、“无忧”困境儿童精准帮扶等多个项目,有效扩大了未成年人保护的覆盖范围。

今年5月19日,该院联合区公安分局、法院和常州大学等18家单位、高校,正式签约启动“春晖红盟”项目。该项目的成员单位涵盖政府涉未成年人保护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师生、社会团体等,汇聚了未成年人教育、心理疏导等多领域的专家。“春晖红盟”项目聚焦困境女童与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罪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继续深入推进“安巢暖蕾”关爱女童和“春晖少年沐阳”未成年人临界预防两大项目。“我们这支硬核护‘未’队将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的综合保护。”武进区检察院检察长张娟说。

不让盲盒变“盲区”

江西赣州:多措并举推动治理校园周边盲盒销售乱象

正义网讯(通讯员刘荣松郑燕飞赖玲)上小学的孩子迷上了拆盲盒,几百块压岁钱全被用来买各种各样的盲盒,这让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张女士烦心不已。而张女士遇到的问题不是个案。

日前,赣州市检察院在对该市80所学校、232个商家进行排查后发现,有72个商家在经营刮奖卡、盲盒等具有赌博性质、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商品,亟须强化监管。

“部分商家为扩大销量,会在销售的盲盒商品中放进几元至上百元的现金,这种被设置成‘限量款’的盲盒,对未成年人更有诱惑力,导致他们盲目消费。除此之外,不少盲盒存在质量问题。我们排查到的72个商家销售的盲盒中,有34种是‘三无产品’,包装粗糙,盒内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警示标志等标识,可能给未成年人带来安全隐患。”承办检察官介绍。

为治理盲盒乱象,该院开展了全市校园周边商店违规销售赌博性质刮奖卡和盲盒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共依法立案2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1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

“收到检察建议后,我们一方面立即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与赣州市检察院沟通研究,进行源头治理。”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说。据介绍,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市中小学校园周边商家进行了全面排查,检查经营单位1255家,扣押物品700余件,出台《赣州市盲盒生产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对盲盒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监管。

发出检察建议的同时,赣州市检察院联合该市教育局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今年上半年,赣州市检察机关的412名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共为近4万名师生授课91场,检察官们还自编自导自演《盲盒很“盲”》普法剧,教育未成年人远离赌博,养成良好的消费、生活习惯。

既帮他回归家庭,也助他融入社会

山东鄄城:多方救助为被拐儿童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正义网讯(记者郭树合通讯员李蓉)“小强的抵触情绪没有那么强烈了,他认识了新朋友,性格也开朗了许多。”近日,山东省鄄城县检察院检察干警在回访时,从小强父亲处获知了他的最新消息。

事情要从一起拐骗儿童案说起。鄄城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办案时发现,小强失踪后,他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小强的母亲难以接受孩子失踪的事实,一度精神恍惚,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小强父亲的身上。在一次修缮房屋时,小强父亲不慎从屋顶摔下,导致头部受伤。两次开颅手术后,他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无法正常工作。

今年1月,好消息传来,这起拐骗儿童案的犯罪嫌疑人杨某投案自首,小强也被找到了。但是小强的户籍、学籍等问题,让他的家人再次陷入了无奈。2月22日,公安机关提请鄄城县检察院对杨某批准逮捕,检察官在审查批捕中发现了小强的特殊情况,立即对该司法救助线索进行审查评估,并第一时间将线索移送至控申部门。

控申部门的检察官深入了解小强的家庭、生活、学习情况后,认为小强的情况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考虑到小强后续学习和生活等日常开销较大,而其家庭又无稳定的经济来源,鄄城县检察院向菏泽市检察院汇报了相关情况,希望开展联合救助,得到了菏泽市检察院的大力支持。在两级检察院的共同帮助下,小强申请到了3万元司法救助金。

司法救助不是帮扶的终点。为解决小强的入学问题,该院第一时间和县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取得联系,将小强的特殊情况进行说明,建议两部门在落实小强户籍、学籍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启动困境儿童救助程序,加大帮扶力度,让小强顺利入学。同时,该院选派未检干警对小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小强驱散心理阴霾。此外,该院还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小强父母进行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力争为小强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关阅读:
辽宁高速:端午假期小车不免费 上海市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