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手记丨解开群众心头的“疙瘩”

“我要实名举报我们村主任,他不仅在村工程中收取好处费、开展工作中殴打村民,还和村干部们一起拿公家的钱吃吃喝喝。”近日,一位花甲老人独自来到富川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的信访接待室,气冲冲地一口气列举了10余个问题线索。

本着“群众来访无小事”的原则,我们在收到举报后,认真做线索登记,针对问题线索逐一开展调查取证。历时10多天,终于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经查证,我们发现这位举报人所举报的10余个问题线索均失实,按规定予以“举报线索不实了结”。接下来,就是向举报人反馈了。但化解信访难题的关键不是简单地做了结处理反馈,而是要发现群众反映问题根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在回头梳理调查信息时,我发现这位举报人有文化,能说会道但只认死理。最重要的是,按照辈分论起来,被举报人还是他隔辈的侄子。

“我想老人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举报中所反映的问题,而是与村主任的私人矛盾,村主任让他小儿子建房时让出一条水沟做公共排水,认为村主任这件事处理不当。”我主动分析情况后,梳理好反馈脉络和重点。

一到举报人家中,我们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陪老人家聊家常,老人渐渐放下防备,开始主动从举报事情的起因、具体情况以及内心不满全说出来。等他讲完后,确定举报人心里的“疙瘩”和我们之前分析的如出一辙。我开始将核查的经过、处置意见等,跟他一一说清楚。

“纪委同志啊,说到底,我和村主任之间本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只是因为孩子屋地的问题,我认为村主任言行霸道、一言堂,问都不问一声户主的意见,不尊重人,我心里有气。”周老听后,略带歉意地跟我解释。

我点头示意表示理解,表示已经对村主任进行了提醒谈话,并督促村主任吸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干群关系。

“我内心的‘疙瘩’解开了,我不上访,你们的处理结果我很满意!”最后,老人家笑着结过反馈告知书,在意见栏签上“同意”。(富川治县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沈国军回应被限高:已与法院沟通此事,不日将撤销 杭州金沙湖下沉广场再次出现积水,地铁安全吗?刚刚,专家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