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法眼观察 捐款一元被扣三元?“爱心”收费要明明白白

“莫名其妙就被扣了3块钱,很不爽!”近期不少网友反馈称,多家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向捐款者收取“支持费”,甚至捐款1元也被收取3元;此外,水滴筹近期在部分城市开始试点收取服务费,向筹款者收费(4月7日《北京日报》消息)。

捐款本是奉献爱心,为何还要额外支付“支持费”?很多网友对此表示不满和不解。笔者通过浏览相关筹款平台发现,收取“支持费”逐渐成为行业惯例,用户不勾选相关选项则可以避免扣费。但也有部分平台默认收取该项费用,用户不仔细阅读规则很难发现。相关平台负责人对此表示,收取一定的“支持费”是为了让平台更好地运营下去。

众筹平台能不能收取管理费用做运营费用?虽然目前法律并没有禁止平台收取管理费,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对于相关费用收取可以随性而为。根据诚实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则,收取费用需要平台与当事人在事前进行约定,而不是事后让捐款人自己发现被莫名扣了费,或在事后才告知求助人需要收取相应的税费。部分平台将“支持费”设置为默认项目或有意隐瞒此项收费规则的行为,也已侵犯了捐款者的知情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从这一层面来讲,捐款者作为众筹平台的消费者,也有权利知晓有关捐款事项的相关内容。此外,民法典从合同的角度对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也作出了具体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中,采取虚假、欺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基于此签订的合同,消费者有权行使撤销权。

因此,平台既然要收费就应大方告知,让捐款者在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支付相应的费用。捐款者作为爱心捐赠的一方,有权知晓平台收费明细及相关具体信息,平台也应该充分尊重捐款者的知情权,加大对收取手续费的提示力度,将收费规则在筹款平台显著位置进行提示,或在捐款者捐款时设置为必读选项,同时精简收费规则内容,避免玩文字游戏,将抽成比例等各项费用等重要信息突出显示及进行公示,让捐款者充分知情,让捐款者钱花得明白。

与此同时,众筹平台作为商业公司,收取一定费用来维持平台正常运营不难理解,但这钱该怎么收?如何既保证爱心得到延续,又让筹款平台长远健康发展下去,才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既然要收费,就应该明确具体收费规则。那么,如何来制定收费规则?根据慈善法和相关监管文件的规定,我国并没有禁止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模式,而大病众筹作为医保和商保之外的重要补充渠道,对很多家庭来说更是一株救命稻草,但目前这一模式缺乏有效监管,对如何收费尚无法律规定。因此,一方面,要尽快将大病众筹纳入法治轨道,通过完善法律将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纳入监管范畴;另一方面,要从法律角度设立合理的行业服务收费标准,规范行业行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爱心”收费明明白白,把这笔账算好、算清,以充分保障捐赠者知情权,不让捐赠者“受伤”。

相关阅读:
河南省建立常态化通行证机制 保障应急物资运输车辆优先通行 省财政拨付6亿元资金 助力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