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清明假期三天,全市105.9万人扫墓新式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清明小长假,全市231处祭扫点共接待群众105.9万人。祭扫高峰日,各祭扫点推出便民措施,保障清明祭扫平稳有序。在绿色清明、文明祭扫的倡导下,市民纷纷采用敬献鲜花代替焚香烧纸,不点明火、不留垃圾,新的祭扫方式正蔚然成风。
祭扫场所垃圾减量
4月5日是清明节,本市迎来清明祭扫的最高峰。当天,全市231处祭扫点共接待祭扫群众43.5万人。
作为本市规模最大的公墓之一,八宝山人民公墓4月5日接待祭扫群众11279人。从早上6点开始,就有怀抱鲜花的群众入园祭扫。和往年清明不同,2022年的祭扫高峰日人潮依旧,但以往祭扫完毕白色垃圾遍地的情况大为改观。
“往年,市民祭扫时手里都会拿很多东西,有的甚至用矿泉水瓶、塑料袋拎着水过来。祭扫结束后,满园都是遗留的白色垃圾。”工作人员赵帆介绍,随着近年来清明祭扫便民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市民再也不用拿着一堆东西来扫墓,产生的白色垃圾自然少了许多。
2022年,人民公墓在便民服务上出台多项举措,继续为祭扫群众免费提供水桶、毛巾、毛笔等祭扫用品。为了方便上岁数的市民,公墓还准备了400辆推车。此外,人民公墓还在各取水点增设了共享水桶的点位,方便市民取用。公墓为祭扫“减负”的服务举措,不但方便了群众,还取得了垃圾减量的成效。
2022年,八宝山人民公墓还加大了免费送鲜花活动力度,将免费发放的菊花从8万枝增加到近12万枝,受到市民好评。
焚香烧纸越来越少
“提倡文明祭扫,杜绝焚香烧纸。”在福田公墓,这样的标语格外醒目。2022年,为倡导文明祭扫,福田公墓在继续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的同时,还首次推出了“时空邮箱”。
清明小长假期间,福田公墓内的玉兰、杏花、榆叶梅正值花期,园内一片花团锦簇。福田公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云上寄哀思·隔空话亲情”活动,在园内设置了“时空邮箱”,请市民将思念写在明信片上,“投递”亲情。
福田公墓新闻发言人刘永平介绍,经过近年来的宣传引导,市民带鲜花祭扫的越来越多,带纸钱的越来越少。
由于各公墓严禁吸烟,严禁焚香烧纸,“不冒烟”的文明祭扫已渐渐成为慎终追远的主流形式。
清明期间,本市大力倡导低碳祭扫,摒弃街边烧纸等不文明行为,组织公共文明引导员发放文明祭扫宣传材料,收到了良好效果。本市还推出“北京烈士纪念设施电子地图”“清明网络祭扫平台”等平台,参加网络祭扫的人数达131万余人次。
受疫情影响,本市代为祭扫服务出现了显著增长。3月19日至4月5日,全市已累计完成清明代祭服务5559次,大幅超过2021年同期的3397次。万佛华侨陵园工作人员许伟介绍,虽然是代为祭扫,但整个过程也充满了温馨。随着近年来社会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方式寄托哀思。
清明祭扫更具教育意义
“记录生命过程,解读生命意义,崇尚生命尊严,传承生命文化。”在长青生命纪念园的骨灰海葬纪念墙前,人们用一场场简短的共祭仪式表达对海葬逝者的敬意。
长长的骨灰海葬纪念墙,铭刻着北京市1994年到2019年历年海葬逝者的姓名。不留骨灰,魂归大海,是一项崇高的选择。为深切缅怀海葬逝者,长青生命纪念园设立了骨灰海葬纪念碑,并在清明期间举办公祭仪式,教育和激励后人。
2022年,受疫情影响,骨灰海撒和海上公祭仪式暂停。为方便海葬逝者家属缅怀亲人,2022年清明祭扫重点日期间,长青生命纪念园用小型共祭仪式寄托哀思。在主持人宋朝舫的引领下,逝者家属面向纪念墙肃立,恭敬地将鲜花摆放在亲人的名字下面。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仪式结束后,许多前来祭扫的市民并未选择直接离开,而是来到园内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和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前,为无名烈士和“大体老师”献花。
“清明祭扫不单单是祭扫,也是一种生命教育的过程。我们为逝者家属服务,家属也在影响着我们。”宋朝舫说。(王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