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稻”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来源:西南大学

“稻”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2022年第44期总第1546期

清明节,寄相思。这是袁隆平院士过世后的第一个清明前夕,西大人纷纷用自己的方式悼念袁老,寄托哀思。

“稻”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校园内,袁老手捧稻穗的铜像沐浴在春光下,前头早已堆放满了鲜花,陆续不断有学子自发前来献花悼念。

“稻”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稻”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前行不忘奉献者,手中画笔寄相思,花堆里,还摆放着美术学院的学生手绘的画像,他们以这样特别的方式来表达对袁老的缅怀与追思。

“稻”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稻”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盘中餐食,粒粒皆辛。学校志愿者们在食堂发起了“光盘”行动,通过分发一些自制的纪念品,鼓励同学们珍惜粮食,不忘袁老的嘱托。

“稻”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志愿者张乃馨说:“通过送明信片、画像等方式不仅是表达对袁隆平爷爷的怀念与敬意,我们也希望在现在全球可能面临的粮食危机背景下,提醒大家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富足。”

“稻”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志愿者王腾表示:“我们之所以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追思,是因为袁隆平爷爷是永远值得尊敬的杰出校友。他致力于关注民生,并将其作为一生的学术追求,值得我们每个西大人去反思我们的学术传统,让自己所学与国计民生联系起来。”

在麦浪翻滚时,我们忆起袁老;清明雨纷时,我们再次怀念袁老。袁老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我们心中:

一日三餐,永不忘却。

|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来源: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客户端

重庆日报重庆发布

校史校友资源挖掘辅导员工作室

视频:布·视觉邹乐

编辑:孙小涵黄灵颖

图片:秦廷富蔡前哲

责编:万阳

相关阅读:
  • “袁梦”之花在“一带一路”绽放

    跟杂交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袁隆平曾表示,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如今,乘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 ... 2023-12-30
  • “杂交水稻之父”的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杂交水稻之父”的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新华社三亚11月15日电14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参观。在袁隆平铜像前,外宾们纷纷... 2023-11-15
  • 杂交水稻技术助力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

    杂交水稻技术助力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

    11月14日,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三亚开幕。2019年12月,袁隆平在三亚举办的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表示,他有一个心愿,希... 2023-11-14
  • 清风 | 用力多者收功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在《司马光好学》一文中,朱熹用这样的言语评价司马光勤奋读书。幼年时的司马光担心自己读书 2023-10-23
  • 袁隆平超级稻在四川德昌实现单季亩产1251.5公斤

    袁隆平超级稻在四川德昌实现单季亩产1251.5公斤

    一夜秋雨过后,安宁河畔连片沉甸甸的稻穗迎来“交卷”时刻。10月14日,测产验收专家组成员对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麻栗镇阿... 2023-10-15
  • 亩产1251.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世界新纪录

    亩产1251.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世界新纪录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14日),2023年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测产验收会在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举行,最终测定3块田平... 2023-10-14
我是朗读者!西大学子用声音传递冰雪情! 官宣!地大70周年校庆特别版小石头“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