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访浙江“沧海桑田”施岙遗址考古人:将追寻远古农夫

访浙江“沧海桑田”施岙遗址考古人:将追寻远古农夫

中新网杭州4月2日电题:访浙江“沧海桑田”施岙遗址考古人:将追寻远古农夫

作者严格童笑雨

沧海桑田一词形容世事变化很大。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掘前,没人能想到,这一抽象的形容词,竟有了现实的诠释。

4月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王永磊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前古稻田遗址已经回填,但考古工作还在继续。下个目标,是找到在这块稻田上耕种的远古农夫住在何处。

浙江余姚施岙遗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文化系列最完整、证据最充分的稻作农耕遗迹,是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大规模稻田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6500年以上,是河姆渡文化考古与稻作农业考古的新突破。

这里距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7.5公里,距离田螺山遗址仅400米。

访浙江“沧海桑田”施岙遗址考古人:将追寻远古农夫

西区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王永磊提供

50年前,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黄金稻谷”带给国人巨大的震撼,自此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发祥地的认知得到普遍认同。

施岙遗址的发现正处在这一“稻作农业”流变的序列中。

施岙这块土地,原是浙江当地农民世世代代耕种水稻的地方,直到2020年计划用于建设开发。

根据规定,大于一定面积的土地出让前必须要进行考古勘探。于是2020年1月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地做了先期勘探。

此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在余姚田螺山遗址挖过两次古稻田,王永磊跟孙国平学会了如何辨识古代稻田土。所以当在稻田里打洞取样,看到灰褐色的淤泥时,他十分兴奋:“这看着像古稻田里的土,和田螺山的很像!”

现在回想起来,王永磊还很庆幸。“很多地方都有古水稻田,若考古队员不认识的话,很容易会错过这一发现。”

考古绝非经验之谈,还需科学检测。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原主任郑云飞检测,水稻田堆积中含有水稻小穗轴、颖壳、水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

在施岙考古工作过程中,始终有科技考古工作者参与;技术上,形成和完善了以钻探结合发掘、植物大遗存和植硅体分析的古稻田寻找技术,具有示范意义。

因为这一隐秘的细节,施岙遗址的挖掘,正式拉开了帷幕。

访浙江“沧海桑田”施岙遗址考古人:将追寻远古农夫

良渚文化时期河道(G9)中的木构排水设施。王永磊提供

王永磊说,因为考古挖掘面积达到罕见的8000多平方米,有机会挖了很多探方,才有了后来的重大发现。但这么大面积也累坏了考古人。起初的考古班底很“薄弱”,算上技工,只有4个人,要挖8000多平方米的稻田。后来招了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和考古专业实习生,队伍才慢慢扩大至20人左右。

但就是这些人,逐渐揭开了施岙古稻田的神秘面纱,起初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陶片、木头,后来不断出现了田埂、河道和沟渠的痕迹,发掘出了石刀、石斧等工具。

2021年,考古队员将35个样品送到美国Beta实验室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发现它们分属于河姆渡文化早、晚期和良渚文化时期,6500年前至今不断迭代。

经钻探调查发现,发掘区周围古稻田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河姆渡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稻田均有田埂和灌溉系统,展示了比较完善的稻田系统。”王永磊说,那时候种水稻很可能是撒播,种植技术还比较粗犷,没有插秧等现代方式。

他给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只见上面排列着不同颜色的土层,有十一二层之多。这也是文章开头所提及的沧海桑田的实例。

可以看到,最底下的是海相淤积层,说明7000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的低了4米左右。再往上,是泥炭层,表明约7000—6800年前这里是湿地、沼泽,零零星星长了一些树木。

到了距今6800年的时候,河姆渡文化先民来到这片沼泽地,砍伐树木、平整土地、种植水稻。

“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的确定是本次发掘的最大突破。”王永磊说。

300年后,受环境变化影响,稻田废弃,再次成为湿地沼泽,之后又被淹没入海水中。

访浙江“沧海桑田”施岙遗址考古人:将追寻远古农夫

良渚文化稻田边缘堆积与古河道出土的石斧、石刀。王永磊提供

又过了600年,河姆渡文化晚期先民又一次来到这片土地种植水稻,这次年代从河姆渡文化晚期跨越到良渚文化时期,进行了1000多年的耕种,中间也曾短暂地受过海水的影响。

王永磊说,考古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稻田已是纵横交错的“井”字形结构,和现在的基本接近。

这段时期,环境稳定,农业和社会持续发展,环太湖流域已出现了以良渚古城为都的古国。直到环境再一次变坏,海水再次将这片土地淹没。

到距今3700年左右,海平面基本趋于稳定,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海陆格局。相当于中原地区夏商之际,人们又来到了这片稻田,一直生活、耕作绵延至今。

为啥先民三进三退反反复复一定要在这里种田,王永磊一言以蔽之,风水宝地,这里距离山区不远,又有姚江穿越,从安全和资源角度,宜居宜业。

浙江省文旅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认为,施岙遗址的沧海桑田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也是生生不息的浙江精神源泉。

如今,拥有许多个“最”的施岙遗址已被回填,接下去当地还要建遗址公园。

杨建武说,这里可以看到河姆渡文化早期、晚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型古稻田,考古给现代人提供了和先民对话的通道,所以还要做好考古的文旅转化工作。

而王永磊关于古稻田的探索,还将继续。

他说,考古队员在稻田周围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发现了5处史前人类村落遗址,但良渚文化时期种水稻的人住在哪里,他们还没有确定。这也是王永磊下一步的目标。(完)

相关阅读:
今年3月25日北京入春 是春天了哦 山西省吕梁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保明被开除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