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12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出院

3月20日,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3月20日,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经上海市级专家组评估,12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出院标准,现已出院。另有68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总共189名。定点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持续坚守,心系病区、心系患者,全力救治、精心施治,换来了患者安康、家属放心、市民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责任和使命。(总台记者王殿甲杨静成奕霖)

发布会要点

上海新增3个中风险地区

20日,记者从上海市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和今天已经公布的确诊病例等相关情况,经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将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长明村21队、上海市浦东新区日京路88号、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康年路261号工地宿舍列为中风险地区。

上海3月19日新增本土“17+492”,邬惊雷:感染者数量创新高,说明筛查及时有效

2022年3月20日,上海举行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对外透露,上海新增1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492例无症状感染者。

邬惊雷表示,今天公布的19日感染者数量创了新高,说明这次筛查是及时有效的,是必要的,这对我们尽快发现阳性感染者,控制疫情传播是非常关键的。当前,上海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因时因势因情施策,更早、更快、更严、更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快开展核酸筛查、流调排查和区域协查,尽快有效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上海18、19日核酸检测采样人数累计达2100多万人次

有记者提问,之前发布会介绍了重点区域人员核酸筛查基本情况,还想问一下,重点区域的筛查结果怎样?另外,还是有一些居民没有参与核酸检测,如何做到应检尽检?

邬惊雷说,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本市在 16-17日对重点区域开展了核酸筛查,总计采样了1400多万人次,并完成全部检测。

从18-20日,我们又在前期重点区域筛查的基础上,对全市各个街镇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对不同风险级别的街镇采取差别化处置手势;与此同时,在非重点区域进行了核酸筛查,尽可能扩大筛查的覆盖面。采用切块式、网格化推进的方法,通过广泛的筛查发现潜在的传播风险,阻断病毒传播。为了提高筛查人群的覆盖面,广大的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发布公告、微信群、电话和上门告知等多种方式广泛组织动员,分小区、分楼栋、分单元、分时段依次有序进行采样;广大市民们也迅速行动、积极配合,极大提高了核酸采样效率。18、19日2天采样人数累计达到了2100多万人次。

从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筛查效果来看,发现阳性感染者多,呈现点状区域性聚集,存在隐匿传播链,为我们及时阻断疫情局部暴发和社会面更大范围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是非重点区域筛查的最后一天,在这里,我也提醒有些还没有筛查过的市民,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今天完成一次筛查。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区域管理,尽力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广大居民参与到本次筛查中,帮助我们尽早发现潜在感染者,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上海:抗原检测阴性不可替代核酸阴性证明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新冠抗原检测主要用于人群快速筛查和分流管理,以缩短传播链,优点是快速、简单、易行,缺点是敏感性不如核酸检测,可能出现漏诊。目前抗原检测是作为新冠肺炎检测的补充手段,核酸检测仍然是新冠肺炎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阴性不可替代核酸阴性证明。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临检中心专家强调,抗原检测主要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如果出现抗原检测阳性,不论是否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应当立即报告,按照规范将相关人员转运到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相关阅读:
上海新增3个中风险地区 春分两半,一半拥抱自然,一半捧卷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