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美大使就俄乌冲突表态“中方若知情不可能不劝阻”,专家:对西方谣言的强势回击
3月15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题为《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的署名文章,明确表示所谓中方“事先知情”“默许”“纵容”俄罗斯军事行动等说法完全是虚假信息,意在推卸责任,抹黑中国。他表示,俄乌发生冲突,于中方没有半点好处。中方不可能在知情情况下不予劝阻。
秦刚资料图
多名俄罗斯事务和国际关系专家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表示,秦刚的文章是中国对近期西方舆论炒作“中方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军援”等一系列谣言的强势回击。“不可能不劝阻”的表态和中方此前多次立场表述既一以贯之,又更加明确、清晰、更进一步,展现出中立与负责任的大国立场。
在秦刚的文章发表后,“中方不可能在知情情况下不予劝阻”的说法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崔珩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反对以战争暴力手段解决冲突是中国的一贯立场,无论对美国、俄罗斯还是其他国家都是如此。因此,倘若中国知情,一定会劝阻,这和中俄关系没有直接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舆论、政府放出大量谣言,抹黑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并试图以此为由对中国施加更多制裁。对此,崔珩表示,最近有关俄乌冲突里中国因素的谣言非常多,由于这些传言符合阴谋论的视角,因而在互联网上被广为传播。
“西方舆论炮制并渲染这样的谣言,目的是将和俄乌战争本无直接关系的中国裹挟进这场冲突之中,以此达到污名化中国和挑拨破坏中俄关系两个目的。”他表示。
崔珩分析认为,俄罗斯发起军事行动的计划出自一个很小的决策圈,俄罗斯高层许多人士也未必知道,更何况中国。另一方面,“不针对第三方”是中俄关系的前提,“中方支持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或“要求俄罗斯因北京冬奥会延迟出兵”的说法不符合中俄关系的基本原则。
“秦刚大使的发声正值当前国际舆论场对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存在较大误读之时。这种误读是西方媒体、学者、智库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上,中国近期已多次澄清、阐述自身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但西方并没有认真倾听,而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固有偏见来‘解释’中国的立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俄乌冲突中,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既不能任由西方叙事来定义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也不会任由美国“绑架”欧洲。
他表示,尽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对欧洲来说,短期内安全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经济考量,但是欧洲依然是中国可以争取的对象。此次中国领导人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就是一个主动的有意义的举措。
“北约的扩张不会停止,至少现在不会,或许要到出现另一个集团能与它抗衡、形成一种平衡时,它才会停止。”郑永年分析认为,而在与西方的对抗中,俄罗斯也很难被彻底打败。作为一个大国,即使失败,也往往是暂时性的。只要俄罗斯感到国家安全受威胁,就有意图去重新构建相关安全机制,俄罗斯此举背后的动因是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