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究竟丨央行上缴超1万亿元结存利润,效果相当于“降准”?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3月8日先后对央行上缴近年结存利润问题公开发声后,央行上缴利润对流动性有何影响,是否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如何体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2022年财政预算提出,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利润上缴1.65万亿元以支持财政支出。

是惯例做法

财政部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是我国的惯例做法,也是统筹财政资源、跨年度调节资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中国烟草总公司、中投公司等,人民银行也是上缴单位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的规定,人民银行上缴利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

可见的是,这并不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首次上缴利润。

2019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表示,“政府要过紧日子,不仅要压缩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而且增加特定的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进入国库,并把长期沉淀的资金收回;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筹集了1万亿资金”。

华泰证券指出,从当年的财政数据看,非税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20.15%,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特定机构。

同时,中央银行利润上缴财政,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美联储法案》、《日本银行法》、《英格兰银行法》都有类似的规定。

上缴超1万亿利润主要来自外储经营收益

央行表示,今年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

央行并不是盈利机构,上缴的利润从哪来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对此,央行在答记者问中给出了明确答案: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

对于中国超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余额的收益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去年发布的2020年年报显示,外汇储备1997-2016年二十年平均收益率为4.23%,2007-2016年十年平均收益率为3.42%,“在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中处于较好水平”。

“央行每年将外汇储备经营收益结汇并进行利润上缴是常规操作。但过去两年为应付疫情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我国对于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央行今年的利润上缴主要也是2020年和2021年的累积的利润部分。我们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出发,估计央行每年结余的利润可能达到5000亿;换而言之,如果是将两年的利润上缴,其全部缴存的规模可能也会在万亿左右。”信达证券表示。

对流动性影响几何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对本次央行上缴利润对流动性的影响,观点不一。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总的来看,这次上缴1万亿元利润(财政支出之后)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相当于降准50bp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加。该机构认为,央行上缴利润1000万元的话,相当于负债项目中的其他负债减少1000万元,财政存款增加1000万元,财政再将这部分存款用于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财政存款减少,转化为企业或个人的银行存款(进一步转化为银行存在央行的存款)、或者是他们持有的现金,带来基础货币的上升。

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谢亚轩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上缴利润简单说是把钱给到财政,然后财政就可以进行支出,所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还是有变化的。简单说相当于一种投放,所以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它是相当于准备金量级的投放。毕竟这笔钱原来是在央行的账面,现在它是一种投放行为,所以我认为确实是货币活化了。”

华创证券认为,本次利润上缴对流动性的影响,与企业缴税、国企上缴利润、认购政府债券缴款无异,或仅对流动性形成时点性的扰动,不会形成长期的基础货币投放或回收,与降准或更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而言,本次利润上缴大概率不会引起‘外汇占款’科目变动,是否会引起‘其他资产’等科目变动尚待观察。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占款是依照历史成本法计量的,并且期末不会进行市价重估,‘外汇储备经营收益’大概率不会计入其中。”该机构指出。

信达证券则认为,央行利润的上缴实际上只是将结存利润变为财政存款,只是负债端科目的变化,这并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也不会对流动性产生冲击。只有当财政将这笔款项支出后才会带来流动性的释放。但这笔款项由于没有经历前期缴税缴款带来的流动性漏出,其在支出后对于银行体系是完全意义上的补充。但是,考虑央行表示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而财政的支出也存在一个过程,后续每月释放的资金可能不足千亿,因此其对于短期流动性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

华泰证券指出,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上缴利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形成财政支出,况且基础货币的变化在央行视角下是明牌,完全可以通过短期逆回购等进行对冲。一旦上缴的利润被支出后会重新投放到市场,因此不会对银行间流动性形成太大冲击。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

对于本次上缴利润,央行表示,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财政部表示,这些资金安排用于大幅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帮助地方财政特别是县区财政缓解减收压力。上述转移支付资金将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快速精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谢亚轩表示:“央行上缴的利润是通过经营获取的资本利得,不是简单的把财政的赤字进行了货币化,不能和‘财政赤字货币化’等号。利润上缴一方面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利润上缴财政可以进行开支和使用,相当于央行的货币政策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就不需要那么高的赤字,或者换句话说,财政也不需要发更多的债来进行融资。”

银河证券指出,央行大幅上缴利润体现了稳增长的态度,央行和其他国有金融机构上缴利润用于财政支出,这本身就是政策层稳增长的态度,同时也是对财政资金的补充。2022年我国赤字率下滑至2.8%,总体赤字水平与2021年相当,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也与去年相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财政支出预计比去年增加2万亿以上。

相关阅读:
  • 美股收盘:英伟达大涨近7% 减肥药双雄齐刷新高

    来源:财联社财联社6月26日讯(编辑牛占林)美东时间周二,美股出现了和此前一天截然相反的走势,投资者涌入科技股,英伟达在暴跌后又反弹近7%,芯片板块整体表现出色, 2024-06-26
  • 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重磅利好!

    财政部网站6月25日消息,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会同有关方面实施设备更新 2024-06-26
  • 最高检:强化“一案双查”,及时追捕追诉涉毒洗钱漏罪漏犯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6月25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会获悉,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毒洗钱犯罪1025件1212人。2023年7月,最高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涉毒 2024-06-25
  • 引入安联投资为战略投资人 国民养老股东将增至18家

    每经记者涂颖浩每经编辑张益铭6月24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养老”)发布信息披露公告,根据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开征集投资人的结果,公司拟以发 2024-06-25
  • 评论丨莫让行为溜出纪律防线

    “广东省深圳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毅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近日,中央纪委国家 2024-06-24
  • 攻坚克难 善谋善成

    “就算是铁板,也要啃它一块下来。”“世上没有查不清的案子,只要用心去办,就能办出精品铁案。”这是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章丰平经常说的话,也 2024-06-24
紧急通知!河南濮阳学生暂停返校,各学校做好线上教学准备! 高铁退票费20%引热议,政协委员:太贵不合理,不能避免运力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