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月起单笔存取5万以上要登记?别紧张,我们采访银行这样说
人民币资料图/IC
“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要登记”,一则消息在网友的热议中成为焦点。
不少网友的评论有点“皮”:“我飘了,居然有勇气点进这条微博”“好像我有5万一样”。另有网友主要是讨论新规有何影响,“只是需要登记,不是不让存,我们这些普通人没啥可担心的”。
实际上,这一规定已非新鲜事。还记得此前一则“大额取现要登记”的新闻吗?当时只是在河北省、浙江省、深圳市试点,眼下大额取现登记的规定即将在全国境内实施。
根据央行等三部门规定,今年3月1日起,个人单笔存取5万元以上需要登记。
“我们也看到这个文件了,行内还没有具体通知,目前取5万元以上还按照老规矩提前预约就行。”2月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咨询了北京地区3家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均表示等行内通知下来,就会增加大额取现登记要求。
这主要是为了提升反洗钱工作水平,不影响个人正常存取。“比如老人一笔存款到期想转存,或者买房有大额取款需要,只要填个反洗钱单子就行,不费事。要是每天都取5万、10万的,或者来回倒钱,那就不正常了。”此前已开始大额取款登记试点的河北石家庄一家国有银行的员工对贝壳财经记者记者说道。
有何变化?
单笔存取5万元以上,要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
2月9日,贝壳财经记者从北京地区3家银行网点了解到,目前客户大额取现还只需要按照提前预约的规定,一般要在前一工作日下午3点前致电网点预约,取现时还不用登记;“大额”的标准普遍是5万元。
不过,多位客户经理表示,预计3月起会实施新规,在等行内正式通知。
根据《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为新增的要求。
在此之前,河北省、浙江省、深圳市的居民可能已经熟悉了大额取现登记的规则。央行自2021年7月起在河北省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工作,个人客户存取超过10万元现金需要登记;2021年10月起,浙江省和深圳市也启动试点工作,登记的“门槛”分别是30万元、20万元。
“在我们这儿就是填个反洗钱单子,不费事。”河北石家庄一家国有银行的员工称,相关规则已执行了半年多。
门槛过低?
重在预警,不影响个人正常存取现金
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取5万元就登记,门槛会不会有点低?
一位金融学院副教授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以做生意人员为例,提取5万甚至几十万元都非常常见,此类需求不少,降低报告标准是重在预警。不会影响个人正常存取,也都是依法合规,不涉及侵犯个人隐私。
前述石家庄地区的银行客户经理也称,常见的个人客户大额取款情景,多是老人的存款或理财到期想要转存,但不会在网银操作,或是有客户买房需要大额支取等,都不是高频操作。“如果每天都大额取现,或者来回倒账就不正常了。”该经理称。
随着移动支付发展,大额现金管理对社会公众的日常经济活动影响更是微乎其微。央行在此前试点大额取现登记办法时表示,我国现金、票据、转账、网上、移动等支付方式多且应用广,多元化支付方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日常现金使用量,都会低于规定的大额现金管理金额起点,不会受到任何不便影响。
作用几何?
反洗钱力度加码,大额现金交易报告标准已降至5万
为什么要增加大额存取现的登记要求?对此,央行表示,主要是提升我国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的能力,提升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称,现金具有不记名、不可追踪、交易成本低等特点,这为非法跨境资金流动、部分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公开资料中也有不少相关案例,如有地方审计局网站曾公布,多年前在审计中发现辖内某乡镇的现金管理混乱,特别是存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固定资产购置款、招待费等现象,数额总计超过2000万元,甚至有几十万元的工程款也采取现金支付。
反洗钱一直是近年金融业的一个工作重点,作为抓手的大额现金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2016年,央行将大额现金交易的报告标准由20万元降为5万元;2021年,启动了前述大额取现登记试点。
本次《办法》也是和反洗钱国际标准接轨。据了解,国际上现金领域的反洗钱监管标准大都比较严格,例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大额现金交易报告起点均为1万美元(或等值外币)。
“反洗钱国际评估认为我国需要进一步明确对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央行称。本次《办法》除了加强现金管理,还提出不能开匿名账户等要求,都是为了加强反洗钱工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维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