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发布会丨河长制五周年!重庆亮出成绩单

原标题:发布会丨河长制五周年!重庆亮出成绩单

来源:重庆发布

璧南河、大溪河、小安溪

等河流水质

由过去不达标到

能稳定保持在III类以上

永川临江河、九龙坡跳蹬河

长寿桃花溪等

曾让人摇头叹息的“黑臭河”

成为拍手点赞的“幸福河”

荣昌荣峰河、江津塘河

铜梁玄天湖、开州汉丰湖

等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河”

成为打卡自拍的“网红河”

……

五年来

河长制在重庆全面推行

实现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

有力推动河流恢复生机、焕发青春

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重庆呵护一江碧水张坤琨摄

重庆呵护一江碧水张坤琨摄

今(27)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吴汪洋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吴汪洋摄

发布人:

张学锋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

梁田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刘芹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

任丽娟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市河长办副主任

陈明武丰都县三合街道办事处主任、丰都县三合街道总河长、龙河三合段河长

一句话,看发布会重点

重庆分级分段设河长1.75万余名,实现“一河一长”“一库一长”全覆盖

——张学锋

今年全面推行“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督促保护水域6377亩

——梁田

今年截至11月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

——刘芹

今年以来,重庆进入四川河流的9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任丽娟

如果每名基层河长把巡河保洁等小事干好,那么全市就能把保护好长江母亲河这件大事办成

——陈明武

河长制五年情况

张学锋介绍,五年来,重庆深入深入实施“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推动河流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流管理保护机制。

重庆设河长1.75万余名

实现“一河一长”“一库一长”全覆盖

聚焦体系构建,管河治河由“九龙治水”到“河长主治”:

●“一河一长”全面覆盖

全面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分级分段设河长1.75万余名,实现“一河一长”“一库一长”全覆盖。

●工作机构全面建立

设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河长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级副总河长担任,进一步强化河长制工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巡河查河全面落实

市双总河长率先垂范,以暗访随访等方式带头巡查长江、嘉陵江等河流56次,21位市级河长巡河242次,带动全市各级河长通过明查暗访、跨界联合、智能巡查等方式开展巡河288万余人次,统筹协调解决河流管理保护问题5.8万余个。

张学锋介绍有关情况吴汪洋摄

张学锋介绍有关情况吴汪洋摄

表彰河长制工作先进个人(单位)150个

最美护河员400个

聚焦责任压实,管河治河由“被动推进”到“主动担当”:

●完善制度强化保障

印发《河长制工作规定》,建立河长巡查、河长会议等多项工作机制。印发《强化河长履职尽责的实施意见》,明确河长履职关键环节。在全国率先颁布河长制地方法规《重庆市河长制条例》,将河长制实施纳入法治化轨道。

●督查考核压实责任

在全国率先建立河长民主生活会述职制度,严格落实河长责任追究制度,因河长制工作履职不到位受到约谈、通报、问责的累计1000余人次。

●表彰先进激励实干

启动全市市级示范河流创建工作,市河长办联合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评选“最美河湖卫士”10名,表彰河长制工作先进个人(单位)150个,最美护河员400个、标兵单位50个、最美河流管护集体30个,营造河流管护创先争优良好氛围。

渝北区御临河渝北区河长办供图

渝北区御临河渝北区河长办供图

2.3万余名“河小青”“巾帼护河员”

上岗履职

聚焦协作联动,管河治河由“各负其责”到“协同共治”:

●流域共治

与周边省份各级累计签署相关协议96份,共同推进跨省市河流联防联控。各区县也深化协同联动,共管跨界河流。梁平、长寿、垫江建立龙溪河流域联防共治机制,常态化交叉检查、督促问题整改。沙坪坝、北碚、重庆高新区对梁滩河实施全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部门合治

市双总河长每年签发《河长制工作要点》,重点任务落实到部门,环保、住建、水利、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紧密协作,联合开展非法采砂打击、黑臭水体整治等专项行动30余项。

●“四长”同治

实行“河长+检察长”,加强对河流管理保护的法律监督。

实行“河长+警长”,重拳打击水域乱采、乱排、乱捕等违法行为,立案侦查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6260起,办理非法捕捞刑事案件3899起。

实行“河长+民间河长”,2.3万余名“河小青”“巾帼护河员”上岗履职。

实行“河长+督导长”,500余名人大代表助力河长制落实,38个区县政协委员开展“跨区联动”明察暗访。

黄钦水库范红娟摄

黄钦水库范红娟摄

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

增殖放流鱼类种苗近1亿尾

聚焦系统治理,管河治河由“末端管控”到“全域统筹”:

●加强水资源保护

始终紧盯用水、分水、供水、管水等关键环节,2020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37%和61%,连续四年获得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等次。

●加强河库水域岸线管护

全面完成重要河段岸线划界和岸线管理保护规划。节约集约利用岸线资源,清理整治长江干流岸线违法违规利用项目460个,整治河道“清四乱”问题1500余个,整治非法码头173座,取缔、拆解餐饮船舶138艘,累计腾退收回、规范整改岸线153公里。

●加强水污染防治

全市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长度较2016年提升3270公里,化肥、农药使用量较2016年累计下降率分别达到6.58%和7.95%,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加强水环境治理

城市建成区48段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成为全国首批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龙河丰都段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去年长江干流重庆段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全市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较2016年河长制实施之前提高11.9个百分点。

●加强水生态修复

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流域国土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营造林2993万亩,退耕还林375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35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5%,增殖放流鱼类种苗近1亿尾。

问答精选

刘芹回答记者提问吴汪洋摄

刘芹回答记者提问吴汪洋摄

重庆水环境治理

取得哪些成效?

刘芹表示,从去年底国家考核重庆的数据来看,2020年底,重庆市42个“十三五”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市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比例、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均达到100%;

今年截至11月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高于国家考核重庆(97.3%)1.3个百分点。

梁田回答记者提问吴汪洋摄

梁田回答记者提问吴汪洋摄

“河长+检察长”机制

如何深化落实的?

梁田表示,今年3月1日,全市全面推行“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重点抓了这几方面:

●强化制度保障。先后出台4个生态检察政策文件共“56条意见”,建立长江生态检察官、公益诉讼观察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公益诉讼衔接等一系列制度。

●深化协同合作。市检察院在市河长办设立派驻检察官联络室,全市37个基层院在同级河长办相应设立派驻检察联络室,承担起日常联系联络工作。各级检察机关与河长办开展联合巡查164次,发现案件线索114条,立案办理96件。

●以专项促落实。围绕3个市总河长令工作部署,市检察院先后部署开展了污水“三排”、河道“三乱”、提升“三率”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全市立涉河公益诉讼案件1975件,督促保护水域6377亩,全市清理河道452公里。

任丽娟回答记者提问吴汪洋摄

任丽娟回答记者提问吴汪洋摄

川渝如何做好

跨省界河流的防护工作?

任丽娟表示,2020年,重庆与四川省在全国首创成立跨省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在81条跨界河流上深化联防联控,被评为“2020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今年以来,重庆进入四川河流的9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其中3个川渝共考国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主要在三个方面着力:

●省市抓共建。与四川省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利合作备忘录》《深化川渝两地水生态共建共保协议》《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发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宣言》,协同立法加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召开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建立跨省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流域河长定期联席会商等联合机制。

●基层抓共管。川渝两地琼江省级河长开展联合巡河,以上率下推动务实合作,两地市、区县各级签署合作协议94个,分级联合开展濑溪河、琼江等流域巡查检查、会商决策,全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生态共建共保。

●流域抓共治。50条重要跨界河流所在市、区县共同编制、联动实施“一河一策”,共同谋划绘制跨界河流水系图,联合开展整治污水“三排”、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联合暗访、联合执法,整治511个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共同编制印发《铜钵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方案》,实施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57个项目。

●示范抓共建。启动跨界河流琼江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共同编制印发《琼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污染防治、污水治理等4大类共39个项目,推动琼江流域“一体化”治理,探索破解跨省市跨流域跨部门管理瓶颈和卡口,打造跨界河流治理的全国样本。

陈明武回答记者提问吴汪洋摄

陈明武回答记者提问吴汪洋摄

作为基层河长

是如何履职的?

陈明武表示,在担任河长的三年多时间里,有四点体会:

●始终把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巡河作为河长履职的本分。我带头巡查责任河流50余次,带领村级河长巡河1500余次,发现问题100余个,通过智慧河长巡河APP第一时间上报、处置,推动所有问题得到整改。

●始终把常态化清漂保洁作为管河护河的首要任务,实行河流网格化管理。聘请30名专职网格员,每天巡河保洁、排查问题均在4小时以上。

●始终把统筹落实市级总河长令作为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实行地毯式排查整治沿岸涉河涉污问题,下决心关闭一批养殖污染企业,推动龙河水质明显提升。

●始终把践行好“两山论”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河岸绿化美化,复绿面积3万平方米,建设绿化步道7公里,吸引群众前往打卡游玩,带动沿岸民宿产业发展、农副产品销售,为150名退捕渔民转产安置、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就业岗位。

“如果每名基层河长把巡河保洁等小事干好,那么全市就能把保护好长江母亲河这件大事办成。”陈明武说。

龙河(丰都段)市河长办供图

龙河(丰都段)市河长办供图

相关阅读:
陕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51例 杭台高铁又有新消息、温州首开至广州方向动车组列车……新一轮铁路调图来了,更多出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