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近万名林长建设“美丽青岛” 市和各区市及112个有林镇(街)、4137个有林村(社区)均设立了总林长、副总林长和林长

原标题:近万名林长建设“美丽青岛”市和各区市及112个有林镇(街)、4137个有林村(社区)均设立了总林长、副总林长和林长

青岛日报12月26日讯全面推行林长制,对维护青岛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丽青岛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林长制组织体系。市和各区市及112个有林镇(街)、4137个有林村(社区)均设立了总林长、副总林长和林长,共计近1万名。

早在2019年12月,我市就出台了《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今年,先后三次召开全市林长制办公室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2021年青岛市林长制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21年10项林长制重点工作任务和深化林长制改革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进一步深化全市林长制改革。

在推行林长制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其落到实处?青岛各区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中,崂山区通过向全社会广泛招募民间林长20名,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区市级生态监测点;城阳区坚持将民间林长与中小学校及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相结合,建立了志愿林长;莱西市专门与各镇街政府签订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中的主体责任。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完成荒山造林1万余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万余亩,森林抚育2万亩。启动山头公园整治工作,明确到2022年底前,完成7区60个山头公园综合整治提升,目前已开工建设54个,已竣工10个。同时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完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新建、整修防火通道170.5公里,新建高山远程监控80个、进山路口监控428个,新建水灭火设施240个,新建阻隔网79.7公里,清理阻隔带约45.5万亩。

此外,市园林和林业局还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签订了《共建青岛特色林草种质资源库合作框架协议》,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与市科技局合作开展“基于海绵体功能的城市森林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4大类45个园林林业科技创新基地,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攻关。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市“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将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做好我市园林林业保护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如何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切实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还需要城市统筹各方面力量,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找准森林资源保护落脚点,积极探索森林资源保护提升的新途径、新模式。

相关阅读:
增强检银企三方联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七彩之乡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