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媒体声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资助育人模式 以“信”暖心 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原标题:媒体声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资助育人模式以“信”暖心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天津理工大学

天理-媒体声音

媒体声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资助育人模式 以“信”暖心 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12月15日,《天津教育报》报道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资助育人模式,开展以“信”暖心“暖冬筑梦”活动的情况,内容如下:

“孩子,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都会垫起我们成长的高度,终将使我们更加强大。希望你面对人生路上的崎岖坎坷,在困难中磨砺自我,在挑战中愈挫愈勇,在风雨中迎接明天,最终收获人生的成功和幸福。”当这封带着温度的信件,随“暖冬筑梦”的资助物品交到学生手上时,学生感受到了别样的关怀。“我从没有想过老师会给我写信,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心怀希望,不断努力,尽快成长起来,就能够打败任何困难!”一位材料专业学生说道。

媒体声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资助育人模式 以“信”暖心 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一封信让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延续多年的“暖冬筑梦”活动,开启了新的篇章。“资助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脱贫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需要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做出策略性调整。”学院党委副书记尚以迪表示,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注重开展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提升精准育人水平,注重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育人体系。尚以迪说:“学院希望通过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需求和特点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系列教育,引导受助学生养成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媒体声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资助育人模式 以“信”暖心 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与往年不同,今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专门制定了“励学铸人”育人行动计划,“暖冬筑梦”就是这项计划中的一个活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冬衣、生活用品等传统资助物品之外,还通过“家访”“写信”“串门”“聊天”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精准帮扶,将思政教育落在小处、落在细处、落在实处,始终春风化雨般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特别是“以信暖心”环节,学院10位辅导员根据对学生的了解给307名受助学生写了一封信,把对学生的关心和叮嘱通过一页信纸表达出来。

媒体声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资助育人模式 以“信”暖心 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辅导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相较于课上老师讲的苦口婆心,学生听的漫不经心的尴尬局面,通过给学生写信的方式,与学生谈求知、谈做事、谈做人,这种‘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方式,更能直戳人心。”辅导员唐思易说道。

“并不是每一个家庭困难生都乐于接受资助的,与其让学生来找我们,不如我们走近他们,通过进宿舍发放物资、信件的契机,让学生在更为熟悉的环境中吐漏心声,让资助也更有温度。”辅导员李晓亭说道。

这种教育方式让资助工作变得更有温度,在这种纸短情长、润物无声的活动中,学生们更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学院老师真心的关爱和贴心的指导。一位功能材料专业学生说:“每年学校和学院都会为我们准备不同的暖心礼物,今年我还收到老师手书的一封信,帮我规划学业,解答我的困惑,这样的文字之约总有种不用言说的温暖。”

媒体声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资助育人模式 以“信”暖心 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除此之外,学院还将帮扶工作渗透于工作日常,让组织辅导员们“准确牵住”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手,保证每一位困难学生不掉队、不后退。通过师生座谈会、进宿舍等方式将关爱传递给学生们。对于困难生中的考研群体,学院通过抽奖的方式发放丰富资助品,有营养餐、水果还有祝福语红包,也是凭借这样的方式给大家加油鼓劲,缓解压力;对于困难生中的新生,学院发放了学院定制的围脖、手套,增强学生的归属感……精准资助、精准关爱增进了学生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涵养学生自信自强、平和包容的健康心态,为受助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媒体声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资助育人模式 以“信”暖心 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天津教育报

编辑|戴一宏姜圆圆

责任编辑|戴一宏刘静宇

审核|刘迎王天耀于晓蕾

相关阅读:
两部门:迅速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专项整治 校史上的今天 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