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永不磨灭的铁道兵精神

原标题:永不磨灭的铁道兵精神

“好日子来得不容易啊!”看着自家门前悬挂的金色“光荣之家”牌匾,爷爷无限感慨。

我的爷爷出生于40年代,1959年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战士,先后参与了贵昆、成昆、京原等铁路建筑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

我听着爷爷当铁道兵的故事长大,他常念叨一首歌:“背上了行装扛起了枪,满怀豪情斗志昂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打通昆仑千重山,又战东海万顷浪。林海雪原铺新路,金沙江畔摆战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这是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建国初期的铁道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的铁路。

“我们的心中有一个愿景。”说起这个,爷爷的双眼发亮,“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

那时的新中国宛如婴孩,面对依旧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除了搞自身建设,还要修建战时铁道。

爷爷最为记忆深刻的一次任务就是1965年组织部队赴越南,担负越南北方铁路、公路的反空袭和抢修抢建任务。

当年,他们到达越南的第一天就开始抢修铁路,那一晚,就遭遇了美军轰炸,彼时距离铁路通车时间,不足三个月。铁道兵们一边抢修铁路,一边进行防空作战,晚上一闭眼,都不知道第二天能不能醒过来…

还有在成昆铁路建设时,爷爷的营房建在峨边县境内的猫儿坝隧道旁的陡峭山坡上。

由于峨边雨水充沛,施工区域的小路和现场泥泞一片……那时砌墙的石头和混凝土靠的都是肩挑人抬,一天干下来筋疲力尽不说,两个肩膀疼痛红肿,双手双脚都有血泡水泡。

那段火红年代成为无畏无悔的青春印记,深深地烙印在每个铁道兵的骨髓里。

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让爷爷“脱下军装依然是个兵”,告别军旗后仍然是一支劲旅。

退役后的爷爷直到现在,依旧严格自律,勤俭养德。以80岁高龄坚持晨跑锻炼,想为家乡做更多事情。“钟南山院士80多岁依然坚持锻炼,每周会花一个下午亲自出诊,只要我还能走路,我也要锻炼强身,服务乡里。”

我为有这样的爷爷,而感到骄傲。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要继承爷爷坚毅的作风和品格,发扬敢吃苦、能吃苦、不怕苦的精神,努力成长,为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南宁市西乡塘区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海口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神奇植物通体洁白,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