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守好绿水青山 游客频频点赞

原标题:守好绿水青山游客频频点赞

来源:广西日报

我区千万亩林业碳汇项目启动

森林旅游渐成出游新热点

日前,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全区13家区直国有林场与广西碳中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林业碳汇开发合同,广西近1000万亩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正式启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则是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我区林业系统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总体部署,加快植树造林,加强资源保护,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生态价值“三增长”。截至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5%,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87万亿元,森林植被碳储量达5.11亿吨,相当于吸收储存二氧化碳18.8亿吨。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2021年全年,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广西碳中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在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重大政策背景下成立的,致力于发展成为集碳汇造林和经营、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碳资产管理、碳中和咨询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本次合作将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区林业碳汇资源开发,对助力广西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等方面意义重大。(王艳群 张雷)

    小长假不走远,到区内的森林公园走一走,这样的度假方式成了时下不少市民的新选择。10月3日,记者在位于南宁北郊的高峰森林公园看到,景区内各大游乐场人气火爆,良好的森林资源和好玩有趣的娱乐项目受到游客热捧。公园负责人林国财告诉记者,今年高峰森林公园还对旅游服务进行优化升级,增加了不少新项目。10月1—3日,景区入园日游客量超5000人次。

    据悉,“十三五”末,全区已建立森林公园116处、自然保护区78处、国家湿地公园24处、地质公园22处、风景名胜区33处。广西以森林公园、国家森林步道、国有林场为重点,打造“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旅游品牌,重点培育出一批成规模上档次的特色森林人家,使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体验基地进一步向“吃住行玩购”全产业链延伸升级,区内森林旅游正逐渐成为市民出游新热点。

    为从严从紧从实抓好国庆林业安全生产工作,展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自治区林业局通过安全大巡查、大检查等多项举措做好国庆期间的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及森林公园游客接待等工作,确保林区和森林景区安全。(王艳群 张雷)

  南宁深入推动生态环保服务强首府战略

    近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与南宁市政府在南宁举行了“深化环保服务 共建壮乡首府”战略工作会商,共同签署发布《深入推动生态环保服务强首府战略若干意见》。

    近年来,南宁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良并保持走在全国前列,但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还存在环保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有待完善、大气污染防控压力较大、产业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等问题,生态环境保护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亟待解决。

    据介绍,《意见》包含了支持强首府战略的10条意见以及若干重点项目清单、措施具体,提供了一个政策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制度保障,有利于南宁市引领和带动全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余锋 昌苗苗)

    柳州实施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10月1日起,《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开始实施,以保持并提升柳江水环境质量良好的状态。

    该条例设定了在柳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岸线500米范围内禁止新建严重影响水环境的设施和项目,同时还规定改建、扩建本条例实施前已合法建成的相关设施、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规定在柳江干流岸线外侧200米范围内和主要支流岸线外侧100米范围内划定缓冲区,禁止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的建设;严格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明确在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禁止经营性采砂活动;禁止在柳江干流及汇入柳江干流大埔电站至红花电站河段支流的水体从事网箱养殖等。

    据悉,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地级以上城市国家地表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柳江水质连续排名第一。(覃伟立)

相关阅读:
国铁集团要求做好电煤保供运输: 全力保障电厂存煤7天以上 国庆无休!解放军战机频“打卡” 剑指谋“独”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