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团圆”行动让爱团圆

原标题:“团圆”行动让爱团圆

来源:山西日报

50多万公里,24年寻亲路……山东汉子郭刚堂寻找被拐卖儿子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今年7月,好消息传来:在公安机关“团圆”行动中,经过公安民警多番努力,郭刚堂和被拐24年的儿子相认,而拐卖郭新振的犯罪嫌疑人呼某,正是被我省洪洞警方在侦办另一起拐卖儿童案时抓获的。今年“团圆”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内容,让失孤不再上演,促成离散家庭实现团圆。截至9月3日,全省共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失散儿童113名,破获拐卖儿童积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分别43年

她终于找到亲生父母

抱着失散多年的女儿,赵建国(化名)夫妇再也忍不住热泪盈眶,放声痛哭了起来,“爸爸妈妈对不起你呀……”这迟来了多年的拥抱背后,是一个家庭43年来骨肉分离的无尽心酸。

2019年,家住山东临沂的王晓凤(化名)偶然间在家中看到了自己的出生证明,发现自己的出生地居然在山西太原,出生证明上母亲的名字也并不是自己的母亲。难道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父母?那自己的亲生父母又在哪里?亲生父母为什么要将自己送人?亲生父母现在过得怎么样……她越来越渴望寻求真相,心里一刻也不能平静。终于她鼓足了勇气拿着出生证明向父母询问,眼看瞒不住了,养父母只得承认王晓凤是他们抱养来的。

2019年10月1日,王晓凤仅凭着一张出生证明就踏上了寻亲之路,她只身来到太原,人地两生,连续找了多家医院,均查询无果。

失望无助的王晓凤来到了太原市公安局尖草坪分局南寨责任区刑警队,向民警表达了自己的夙愿。王晓凤对亲生父母的情况一无所知,只有一张1978年盖有北郊卫生院公章的出生证明,陈旧的出生证明上只能模糊看到母亲“李爱萍”(化名)和“新城卫生院”的字样。民警立即采集了王晓凤的血样上传公安部DNA库,同时联系分局技术中心进行技术比对。

通过人口系统查询,民警发现有几十条姓名为“李爱萍”的人员信息,随后民警通过人像比对、电话核实、实地走访,逐人、逐项进行筛选,终于发现居住在尖草坪区柴村街办呼延村的赵建国(化名)一家符合各项条件。民警立即上门走访赵建国家人。经了解,赵建国妻子确实名叫“李爱萍”,夫妇二人曾于1978年生育一女,由于家庭贫困,只能将出生一个月的孩子送养他人。

太原公安2年的努力,终于为王晓凤找到了分别43年的亲生父母。成功寻亲后,王晓凤心中多年的疑团终于揭开,心里也轻松了很多。如今王晓凤已经结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家庭,也更加懂得父母的不易与艰辛。她说,生育之恩和养育之恩都大于天,两边的父母她会一样孝敬。

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李侃介绍,“自今年1月,太原市公安机关按照‘团圆’行动要求,扎实开展基础信息完善、涉拐信息收集、DNA数据比对、拐卖积案攻坚等工作,‘团圆’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成功找回太原市失踪人员4名,协助外省找回失踪人员4名,为8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DNA显威力

寻回那些阔别多年的亲情

记者从省公安厅了解到,“团圆”行动是公安部统一部署、在各地公安机关开展的破积案、查找失踪被拐人员的行动。行动依托“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通过积极完善父母寻找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数据、及时组织技术比对核查等工作,全力侦破一批拐卖儿童积案,缉捕一批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争取早日实现家庭团圆。

“团圆”行动要面对的往往是持续10多年、20多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积案。这么多年过去,被拐儿童的体貌特征大多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连身上的一些明显的伤疤都可能愈合。要证明血缘关系,必须依托现代科学技术。而要做到亲子关系的排他性和同一性,DNA技术是最有效的。

8月底,平顺县公安局杏城派出所通过摸排走访,了解到玉峡关镇居民叶某疑似被拐骗人员,民警立即采集其生物检材及相关材料进行比对,最终与陕西省旬阳市居民杨某义比对成功。

长治、旬阳两地警方迅速启动相应工作,确定叶某就是杨某义女士当年失散的儿子。经调查,叶某在五岁时被不法分子从旬阳拐走,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辗转多地后定居平顺。9月7日,在陕西省旬阳市公安局召开的认亲仪式上,现已不惑之年的叶某与母亲紧紧相拥,一段被时间阻隔的亲情在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和公安刑事科学技术日趋成熟下,再次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省公安厅科技处副处长申君毅表示,今年“团圆”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扎实开展基础信息完善、涉拐信息收集、DNA数据比对、拐卖积案攻坚,在全省11个市范围设立143个免费DNA采集点,方便群众提供线索就近采血。截至9月3日,全省共设立143个“团圆”行动免费采血点,共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13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达45年。破获拐卖儿童积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在全省举行41场认亲活动。

持续发力

人间至暖是“团圆”

被拐卖儿童和父母的人生被人贩子强行改变,数十年后的重逢,乡音已改,相貌已变,但父母的那份思念,永远不会更改。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血浓于水,这份骨肉相连的亲情,无论如何是割舍不了的。”一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团圆”行动双方认亲时抱在一起的感动场景,让很多办过多起大案要案的民警流下热泪。

努力让失踪被拐儿童家庭团圆,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全省警方按照有关部署要求,全力以赴破积案、追嫌犯、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持续组织开展认亲活动,不断推进“团圆”行动向纵深发展。针对拐卖犯罪,全省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确保实现拐卖儿童案件“现案必破”。同时,针对每一起拐卖儿童疑难积案,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深挖扩线,查找破案的蛛丝马迹,排查和追捕犯罪嫌疑人,解救被拐儿童。

“团圆”行动助力万家团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安队伍对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复杂案件的侦破能力。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积极运用“传统+科技”手段开展查找,让更多失散家庭团圆。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大力支持参与“团圆”行动,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失踪被拐儿童有关线索,广泛告知失踪、被拐人员及其父母及时到公安机关免费采血,使失散家庭早日团聚。(李炼)

相关阅读:
这是希望的田野,这是丰收的云南! 迎合右翼?日本自民党总裁候选人又提远程导弹部署构想:覆盖中国全境航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