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津万亩高粱丰收,旅游“火”了腰包“鼓”了

原标题:江津万亩高粱丰收,旅游“火”了腰包“鼓”了

来源:重庆发布

秋天来了

山坡上、田野间

大片大片的红绿色

融成了一道风景线

轰隆作响的收割机

穿梭忙碌的农户们

呈现出丰收的喜悦

……

农户王真华刚刚采收完的高粱朱劲松摄

农户王真华刚刚采收完的高粱朱劲松摄

日前

位于重庆市江津区黄庄村

一处高粱产业园

超1万亩的高粱熟了

万亩高粱地,带动农户增收

从前,江津地区的丘陵、山坡地形,难以大规模种植粮农作物,高粱耕收困难重重,农户们每年收成也有限。

这一切,在这片高粱产业园落地之后有了变化。

2015年,江小白在江津自家酿酒基地五公里外的地方,开辟了这片高粱产业园。历时6年的发展,如今已播种6000亩高粱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面积超1万亩。

如今,高粱产业园的发展,不仅增加了酒庄本地高粱使用率,油菜-高粱轮种的播种模式,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周边就业和农民增收。

据不完全统计,现高粱产业园的农户收益,基本达到3.5万元/年。

人文传承,支撑“渝酒”品牌

从地理位置上看,高粱产业园所在地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土壤富硒,属于西南优质酿酒糯高粱优势区。

同时,长江水系四通八达的江河水网,也为渝酒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白沙镇驴子溪,水质清冽,是江津烧酒独特风味的基础。

在江小白落脚之前,这片区域就是公认的南派清香型高粱酒发源地,早在清末民初时期,大多数“江津烧酒”就从这里出发,沿着长江黄金水路,风靡全国。

收割中的高粱产业园。朱劲松摄

收割中的高粱产业园。朱劲松摄

今年,江小白高粱产业园联合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在产业园内一共开展了40多个农作物种植试验,其中接近一半都是高粱试验。试验数据除了用于改善产业园内的作物种植情况,还将用于重庆市粮食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

除此之外,产业园还在对各个高粱品种进行作物栽培、土壤肥料、病虫害监测及药剂筛选等田间试验,并联合西南大学和江记酒庄实验室,培育优良高粱品种。

丰收的高粱地。朱劲松摄

丰收的高粱地。朱劲松摄

重庆首次实现高粱机械化耕收

“高粱产业园第一年开始建设的时候,我们都有些质疑。”农户王真华说,但随着一台又一台机器驶入田间,村民们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大家对高粱产业园的未来也逐渐有了期待。

联合收割机正在工作。朱劲松摄

联合收割机正在工作。朱劲松摄

“高粱产业园建成后,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挑战便是机械化的问题。”产业园负责人周俊峰介绍,通过几年来的土地整治,目前那些不平的、坑洼的地形都被改造成了适合高粱种植的耕地。经过多次调研摸索,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重庆文理学院、江小白等单位联合改良的播种拖拉机于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这种拖拉机能够同时完成高粱播种、施肥等流程,播种50亩土地的高粱仅需一天时间。”周俊峰表示,这也是重庆首次实现高粱机械化直播,突破了丘陵地区高粱种植的一大瓶颈。

机械化收割现场。李昊东摄

机械化收割现场。李昊东摄

实现高粱机械化直播与收割后,高粱产业园的机械化耕种率已达到85%左右,产业园种植规模和整体种植水平,已在西南地区位列前三。同时,在农业机械化的带动下,农户们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收入也显著增加。

周俊峰表示,随着高粱产业园的快速发展,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上游高粱种植环节的规模,预计核心种植地区将达到5万亩左右。

相关阅读:
水下“凹”造型,重庆建首座水幕景观大桥 19名居民为何收到派出所特制月饼?竟因触发反诈预警超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