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个三”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大格局

原标题:“四个三”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大格局

“更新司法理念,强化法律监督,自觉扛起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检察责任。”2020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落实最高检的总体要求,以建立健全检察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多元化工作体系为重点,用好“四个三”工作法,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案一体化、帮扶精细化、预防智慧化、保护社会化,全面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大格局。

做好三道加法题,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一体化。一是“刑事办案+民事维权”。注重与民事、行政、控告申诉等部门的配合协作,建立线索移送、信息互通等内部协调联动机制。结合办案开展监护侵害监督工作,在办理一起继父性侵案时,建议并支持区关工委起诉撤销监护权,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二是“公益诉讼+行政检察”。围绕未成年人校园安全、食品卫生、网络环境等重点领域,联合民行部门(履行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开展“保障校园周边安全”等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三是“执行监督+教育转化”。通过“专项检查+不定期抽查”、查阅未成年人社矫档案、电话谈心等方式对未成年人社矫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注重未成年人教育转化,综合运用不批捕、不起诉、认罪认罚从宽等法律手段和制度,全力降低羁押率,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100%。

擦亮三种品牌,推动未成年人帮扶精细化。一是深化“盏心帮教”品牌。积极转变司法理念,坚持惩治与教育相结合,将观护帮教从诉前向不捕、相对不起诉后的社会矫正环节延伸,积极引入教师、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开展精准化帮教和再犯罪预防。依托辖区爱心企业设立“外地涉罪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先后接受23名外地涉罪青少年,促其顺利回归社会,无一人脱保或再犯罪。二是打造“盏心救助”品牌。综合运用法律支持、心理疏导、复学就业、生活安置等多元化救助方式,帮助被害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摆脱困境,2020年以来共救助困境青少年9名,救助金额14.4万元。三是擦亮“盏心护航”品牌。探索“互联网+法治宣教”“走出去+请进来”“菜单式点课+浸润式体验”等方式,以标准化法治培训课程、法治小册子、多媒体法治教育基地等为载体,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整体效能,逐步丰富品牌内涵。

建立三项机制,推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智慧化。一是探索建立成长档案分级预防机制。探索引入区块链技术,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大数据建设,积极研发未成年人帮教保护智慧平台。相城区检察院对2019年以来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行政处罚案件进行系统梳理,按照罪行类别、刑罚轻重、家庭情况等分级分类,建立红、黄、绿三级档案,有针对性地实施临界预防、惩罚处分、社矫监督、心理干预等工作。二是深化案后跟踪回访长效机制。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坚持“谁办案谁回访”,将跟踪回访的期限从半年延长至两至三年,通过电话问询、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与未成年人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提升犯罪预防、帮教救助等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三是构建预防效果正向传导机制。注重效果导向,强化对未成年人检察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通过长期跟踪问效收集心理修复好、帮扶效果佳的典型案例,对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保护中的好经验和做法总结提升,形成规范化的制度。

凝聚三重力量,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化。一是筑牢司法保护“防火墙”。持续深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加大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力度。结合办案经验,制定《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指引(试行)》,破解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证据难题。在办理一起零口供性侵害案件中,相城区检察院通过提前介入指导公安机关收集客观性证据,追加认定3起猥亵儿童犯罪事实,该案入选江苏省高级法院评选的全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建立强制报告、亲职教育、从业禁止等制度,筑牢司法保护坚强防线。二是发挥法治宣教“正能量”。依托“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打造菜单化、个性化法治课程。聚焦校园暴力、网络犯罪、“校园贷”等社会热点问题,送法进校园、进社区,提升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依托该院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开展“七彩夏日”“爱心暑托班”“缤纷的冬日”等系列活动,以检察官职业体验及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法治种子。三是织密社会共治“安全网”。凝聚社会合力,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向全社会延伸和辐射。加强与关工委、教育、司法等单位的沟通协作。联合区妇联、团区委开展“澄姐护‘未’联盟”“重点青少年群体成长护航”等专题活动,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会同区妇联、区法院、团区委等多家单位建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安全网。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

相关阅读:
黄石:搭建双向“互动平台”精准监督护航营商环境 盐南高新区:“以曝代交”探索巡察整改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