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即墨:延时服务,打疫苗很方便胶州:智慧系统,让接种更高效
青岛日报8月12日讯早晨7时35分,距离原定的接种时间还有25分钟,即墨区第二十八中学的万怡萱同学,已在即墨区通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点完成了接种。“趁着早晨凉快,我们早早过来排队,很顺利就完成了疫苗接种。”陪同孩子来打疫苗的周女士说。
根据统一部署,即墨区自8月5日开始组织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截至8月12日11时,15-17岁青少年已基本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2-14岁儿童接种工作自8月10日启动,目前已累计完成接种2.6万人次,接种工作快速推进。
“眼下天气炎热,为方便青少年接种疫苗,我们结合工作实际,适当延长疫苗接种服务时间。”即墨区通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纪立说,接种时间由原来的上午8时到下午5时30分,调整为上午7时30分到晚上8时,这样,不仅方便市民,而且能有效避免人员扎堆和拥挤,更好地落实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
为此,即墨区卫生健康局向各疫苗接种点发出倡议:提前上班,晚上延时服务。接到倡议后,全区29个疫苗接种点结合自身接种量情况,弹性延长了服务时间,并增加了防暑降温措施。而作为即墨城区主要疫苗接种点的通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是将服务时间延长了3个小时。
快速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优化服务是关键。在此期间,即墨区不仅延长了疫苗接种的服务时间,还设置了2处流动接种点,通过实时调配,为人口密集区域的市民提供便利。同时,还在各个疫苗接种点增加了防暑降温措施,为市民提供更舒适的服务环境。
另外,即墨区还不断优化工作模式。增强疫苗储运能力,布局9条配送路线,确保疫苗安全、及时配送到位,为提升疫苗接种效率做好保障;不断加强救治体系建设,所有疫苗接种点严格落实“有驻点医务人员值守、有急救设备药品保障、有120救护车转运患者、有转运渠道和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措施,抽调58名医务人员组建29个医疗保障单元,全面保障群众接种安全。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锡复春通讯员吴昊李欣
本报8月12日讯统筹抓好23处“固定接种点”和16处“流动接种点”的合理布局,推动疫苗接种全面覆盖;向数据借智,创新研发智慧化“新冠疫苗接种管理系统”,驱动接种“换挡提速”……胶州市卫生健康局联合相关镇街等部门,联合搭建起辐射胶州全市的接种平台,加快构建免疫屏障。
自新冠疫苗接种之初,胶州市卫生健康局第一时间整合全市医疗资源,在公立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23处“固定接种点”,以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16辆特色疫苗接种车为“流动接种点”,搭建起覆盖全市的接种模式。目前,胶州市共配备医护接种人员950余人,信息录入人员100余人,共建设接种点房屋面积4179平方米,配置接种台112台,平均每天启用70多支接种队,最大接种能力达到4万人/天,“固定点+流动点”科学搭配,让疫苗接种便捷省力。
“医护人员上门给我们接种疫苗,让我们不用出工地就能接种。”在胶州郊区一处工地务工的李伟介绍,为不耽误项目开工,疫苗接种医护人员大清早6点就赶到工地。据悉,胶州组织疫苗接种小分队,深入建筑工地、偏远企业、偏僻村庄为群众接种疫苗。同时,不断优化疫苗接种服务,采取发放纸质号码牌、提供免费饮用水、提供延时服务等提高群众接种疫苗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