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然之精华——蜂蜜,该怎么吃?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蜂蜜,别名石蜜、石饴、白蜜等,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蜜腺分泌的汁液在蜂巢中经充分酿造而成,是富含营养的药食两用之品。
蜂蜜品种繁多
根据蜜源植物,蜂蜜可分为单花蜜和杂花蜜,从营养角度来讲,杂花蜜较优。现市售蜂蜜主要有:
百花蜜集百花之大全,具有蜂蜜之清热、补中等功效,是传统蜂蜜品种。
油菜蜜味甘,性温,有清热、润燥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及疔疮热疖等。
槐花蜜味甘,性凉,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中枢神经兴奋性。
荞麦蜜味甘,性寒,蛋白质和铁含量较高。
蜂蜜营养价值高
《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蜂蜜味甘,性平,入肺、脾、心、胃、大肠经。其功效主治为补中、润燥。外用生肌敛疮,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解乌头类药毒;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蜂蜜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果糖易于消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富含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以及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1和B2、铁、钙、铜、磷、钾等物质;还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蔗糖转化酶,是天然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种。
古代医家对蜂蜜的认识
张仲景善于活用蜂蜜。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所记麻子仁丸,取白蜜作丸,取其液多质柔而性滑,具有润燥滑肠通便之力,润下缓行治疗燥热伤津所致的便秘;《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之乌头汤中以白蜜为配伍,制乌头之毒性而存其药力,以祛邪不伤正,并能延长乌头的药效,治疗寒湿之邪留驻关节,阻碍气血所致关节强痛不可屈伸的关节重症。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它“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疼,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蜂蜜的现代应用
醒酒解酒
饮酒前服用50克蜂蜜或吃几块涂蜂蜜的饼干、面包等,或于酒后饮蜂蜜水,都有利于快速醒酒,解除饮酒后的头痛感。
缓解疲劳
感到疲乏时饮一杯蜂蜜水能迅速补充人体热量和体力。
消除积食
蜂蜜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还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每天早、晚空腹服蜂蜜25克能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安神助眠
蜂蜜中的镁、磷、钙、葡萄糖、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神经紧张,每晚睡前一勺蜂蜜将有助睡眠。
美容养颜
蜂蜜能供给皮肤养分,让皮肤具有弹性,能杀灭或抑制附着在皮肤表面的细菌,消除皮肤的色素沉着,促进上皮组织再生。
使用时需注意
水温有讲究宜用40°C以下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服用,沸水冲饮会破坏营养成分。
外用效果好建议放置环境温度为5-10°C,空气湿度不超过75%。
储藏有方法作为栓剂肛内给药时,通便效果较口服更佳。
服用应避免与生葱、莴苣,豆腐同食,可能会引起腹泻。
肝病患者需谨慎乙肝患者宜适量饮用蜂蜜,但肝硬化患者则不建议食用,否则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适合人群
便秘、肠道不适、内分泌失调者。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及亚健康人群。
不适人群
1~3岁小儿、糖尿病患者、脾虚泻泄以及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苔厚腻者。
东南地区多湿,多食蜂蜜则生湿热,伤脾。
本文选自《家庭用药》
2021年第2期P36-37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徐军
(当归栀子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