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郑州暴雨是“千年一遇”吗?气象部门权威回应“一天下了一年的雨”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题:郑州暴雨是“千年一遇”吗?气象部门权威回应“一天下了一年的雨”
中新社记者陈溯
7月17日以来,河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大部地区降暴雨或大暴雨,多地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郑州市区变成一片汪洋。本次河南降雨过程究竟有多么极端?确如媒体报道,是“千年一遇”的大暴雨吗?
一天下了一年的雨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河南强降雨过程极端性突出。
17日8时起,河南开始强降雨过程,已持续4天,全省平均降雨量达144.7毫米。其间,郑州、嵩山、新密等1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郑州是此次强降雨的中心区。20日16时-17时,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198.5毫米,河南林庄,1975年8月5日)。郑州市二七区尖岗气象站24小时降雨量高达696.9毫米,超过郑州全年平均降水总量,即在一天的时间里下了一年的雨。
河南省气象台副台长苏爱芳表示,1949年以来,河南曾出现过5次全省性的强降雨过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758”洪灾。但本次暴雨过程河南累计雨量最大值、小时最大降水量及日雨量都大于上述5次过程,均突破极值。按照河南省区域性暴雨过程气象强度评估规范,此次暴雨过程强度达到特强等级。
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内陆
面对肆虐的暴雨洪水,有媒体用“百年一遇”“千年一遇”形容本次河南暴雨的极端性。陈涛表示,“千年一遇”的说法是依据较长的历史记录来推算某一类天气事件,或者通过百分比的统计学方法,表现天气的极端性,需要基于严谨的记录。“在我们没有得到可靠的、长时效的记录之前,很难去谈‘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问题。”
谈到造成此次极端天气事件的原因,陈涛表示,此次河南强降雨是受副高和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共同影响。有四点原因,一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中国西北地区,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值天气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二是受台风和副高外围偏东气流影响,引导大量水汽向中国内陆地区输送,并在河南集结;三是地形降水效应显著,河南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四是对流“列车效应”明显,在稳定天气形势下,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162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
17日以来,河南省气象部门发布雷电、暴雨、大风等预警信息1427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162条。郑州市自19日夜间起发布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共11条,短信接收总人次达1.2亿。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16日19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21日8时,升级为Ⅱ级。中央气象台自17日早晨以来共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0期、橙色预警3期。
虽然气象部门早在13日就已经关注到了此次暴雨过程,但暴雨强度如此之大还是没能提前预测出来。
陈涛表示,极端天气牵涉到很多中小尺度天气发展的机制,从大气环流演变的特殊性,从当前主观和客观预报方法的有效性来讲,极端暴雨、极端高温、超强台风路径的强度预报都还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目前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极端天气发生发展的规律,落实到数值预报、主观预报当中,还是缺少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今后大气科学需要着力提升的领域。”
河南暴雨仍在持续
陈涛表示,预计未来三天,河南仍有降雨,其中21日降雨强度大,郑州有暴雨、局地大暴雨,22日,河南中西部有小到中雨,郑州地区有小到中雨,23日,河南中西部小到中雨,郑州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此轮强降雨过程趋于减弱结束。
“21日上午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陈涛表示,未来三天河南降雨持续,致灾风险极高,并且灾害发生有滞后效应,各地需继续做好洪涝、地质灾害等防御以及河堤、库坝等的巡查工作,并防范强降雨对救灾各项工作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