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推进“一把手”监督须扎牢权力“笼子”

原标题:推进“一把手”监督须扎牢权力“笼子”

为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等文件精神,近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意见,以制度聚焦“关键少数”,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近年来,自党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这表明,聚焦“关键少数”和重要权力环节的精准监督步入常态化和制度化。推进“一把手”监督扎牢权力“笼子”,要让“笼子”彰显对腐败的惩处和权力的制约,更要让“笼子”真正体现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和发展环境的强力保障。

扎牢权力“笼子”,在精准监督上持续发力。以周密严谨的制度体系,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开展监督,这是近年来惩治腐败取得各种战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在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通过对大量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腐败影响尤为恶劣,造成的塌方式腐败以及对一个地方政治生态污染,这是对公权力的严重损害,也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是与党心民心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必须聚焦“关键少数”和重要权力环节,抓住“权力”是否真正关进“笼子”这个关键点,持续发力推进精准监督,以精准监督确保权力阳光、干净,以精准监督确保队伍先进、纯洁。

扎牢权力“笼子”,在制度力量上强化保障。近年来,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显著的特点除了“打虎拍蝇”之外,就是对一系列反腐制度体系的完善。持续不断的制度出台,就是为了适应与时俱进的反腐形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管用的制度,有针对性的制度,是我们事业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将权力关进“笼子”,优化发展环境,需要形成强有力的“制度群”,让各项制度管用起来,管用到位。在权力监督上,从党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形成严密的制度墙,以制度方式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强化监督,我们要更加坚决地执行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制度,使制度的刚性力量得到发挥,使制度对权力的制约更加有效,使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扎牢权力“笼子”,在风清气正上形成氛围。失控的权力是最可怕的,没有制度约束就会导致失序。扎牢权力“笼子”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既是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也是对今天来之不易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巩固。风清气正则人心顺,河清海晏则天下安。我们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党心民心,凝聚党心民心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好的制度能够管住不好的方面,好的制度执行到位更能够促进良好的氛围形成。风气决定生态,生态决定成败。让制度真正的用起来、管起来,发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强大效力,助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监督常态化、权力阳光化,用权制度化。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上,我们要坚持一以贯之地坚持精准发力建章立制,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制度长效保障作用,确保扎牢织密权力“笼子”,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目标,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桂平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郑州暴雨是“千年一遇”吗?气象部门权威回应“一天下了一年的雨” 南京21日起对全市常住人口、来宁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