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虹山中路社区党委:闯出社会治理新路径

原标题:虹山中路社区党委:闯出社会治理新路径

这是一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三无”小区占绝大部分的社区,这也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社区党委。近年来,昆明市五华区虹山中路社区党委全力谋划、用心服务,着力打好“三张牌”,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与辖区居民一道探索出了党建引领老旧城区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

在凝心聚力中倍加“给力”

打好党建引领“融合牌”

虹山中路社区党委坚持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强化政治引领,压实主体责任,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引来辖区居民纷纷“点赞”。

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虹山中路社区党委吸收云南开放大学、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测绘工程院等单位党组织共建社区“大党委”;与省妇联、市滇管局渔政执法处、海事处等单位结对共建,形成“社区驻区单位院校企业‘两新’组织结对单位”的开放型社区“大党委”格局。

通过建立“一单位一年一提议”工作机制,“大党委”成员单位每年至少提议一个区域服务项目,实施治安联防、疫情联控、公益联办、文化联动、难题联解、和谐联创及组织网络化、活动常态化、服务一体化的“六联三化全覆盖”工作模式,让成员单位成为社区党建网络的多元支点,实现共抓基层党建、共促区域发展的有机联动。

同时,社区党委根据党员多样化组织生活和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实现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增强不同行业、单位、小区、楼栋党员服务群众的合力;以“五提五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需求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以清单管理找准工作切入点,将政府“派单”模式转为群众“下单”模式,让老旧小区“微改造”工程成为暖民心工程。

在夯实基础中激发“活力”

打好多元共治“机制牌”

虹山中路社区党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辖区弱势群体多、公共设施缺乏、治安和环境问题相对突出及群众诉求多元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模式,从机制建设入手,着力解决群众所忧所盼所需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社区老旧、卫生脏乱问题,虹山中路社区党委依托“大党委”和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建立各居民区党支部“议事厅”“议事亭”,将党组织、群团组织、驻区单位、楼栋长、居民五方利益主体纳入一体管理,以“五方共治”推动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融合发展。

同时,将社区合理划分为3个网格,对应建立3个片区党支部,发挥“大党委”一杆旗、党支部一张网、党员一盏灯示范带动作用,主动实施“走听见解”工作法,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党员、网格员、楼栋长和物业骨干主动参与防控,完成疫情排查、隔离群众服务管理等工作任务。

针对居民群众居家养老、青少年教育、文化健康等服务需求,虹山中路社区党委探索实施“四社联动”,开展“泉源助老”和“红嘴鸥青少年试点”项目,引入社工组织开展心理辅导服务;积极实施“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微改造”,将物业管理融入社区治理功能,为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虹山新村引入“红色管家”,为残疾低保居民减免物业费,全覆盖安装智能道闸和智能门禁,并建设拥有近600个车位的立体智慧停车库,全面提升老旧小区生活品质。

在为民服务中展现“魅力”

打好用心服务“感情牌”

老年大学办起来,助力老有所学;协调爱心企业开办老年“爱心食坊”,为30名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定制服务”;开办社区“四点半”学校、“绿色网吧”、“阅览角”,解决“上班族”家长后顾之忧……虹山中路社区党委坚持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入手,让党组织服务群众从无形变为有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通过整合资源,虹山中路社区党委开设科普、花卉栽培、法律、学前教育、创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丰富的特色文化活动;以社区网格管理为单位、多元参与为形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开展以楼栋为主体、家庭为单位的经常性义务巡逻和民间调解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数百起;建立全覆盖高清监控视频50多个,实现人防、技防的紧密结合,提升社区立体防控能力。

在党委和辖区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虹山中路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党群共建示范社区、市级党建示范点、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市级“五星级”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社区党委书记汤晓红于2016年、2020年两次被评为省级“百名好支书”,并当选昆明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昆明日报记者王恩国通讯员杨奇美)

相关阅读:
风险普查人人尽力 减轻灾害家家受益 全省党员队伍稳步壮大:党员263.98万名 基层党组织12.98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