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昭:“人民的好省长”

原标题:王昭:“人民的好省长”

王昭(1917-1970),河北平山人。1932年,年仅15岁的王昭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平山县天井村的党支部书记,期间先后组建“秋千会”“穷人会”等党的外围组织。1935年,他和于光汉、栗再温等平山县党组织早期创建人一起,领导农民开展一系列革命斗争。1936年,王昭同志先后任团县委书记、中共平山县委书记。他在国民党武力围剿的白色恐怖下,带领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进入山区坚持斗争,使平山县的党组织得以保存,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在抗战岁月里,王昭同志恪尽职守、英勇善战,为保卫家园、抗击日寇,做出了突出贡献。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昭同志与进驻平山的八路军120师359旅工作团联合成立扩军小组,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扩军1500多人,编为359旅718团,这就是后来被聂荣臻司令员嘉奖的“平山团”。同年11月,王昭同志转任晋察冀四分区平山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全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先后组建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抗日团体,成立了平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率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高潮,平山县成为誉满全国的“抗日模范县”。

1961年4月,王昭同志奉命到青海工作,任青海省委第二书记,同年8月,代理省委第一书记。当时,我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青海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面临严重困难。面对困难局面,王昭同志以对党的赤胆忠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组织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为战胜困难殚精竭虑、忘我工作。

为吃透省情,更好地领导农牧业生产的发展,王昭同志从1963年初开始,先后深入到牧区6个州和农业区8个县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1963年开展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王昭同志注重抓试点、搞蹲点、抓落实,在当时的湟中县平安公社进行试点期间,他吃住在贫下中农家里,走访调查,访贫问苦,探索总结试点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稳妥进行。王昭同志立足青海更长远的发展,积极推动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1965年5月和夏秋之际,他先后赴海西州柴达木考察调研,得出“柴达木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好地方”的结论。

1962年8月起,王昭同志任代理省长、省长等职。他以极大的毅力迎接困难,又以满腔热情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奋斗,加强了农牧业战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改善。在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和初步发展后,王昭同志坚持“正确认识青海,积极改造青海”,决心绘制建设青海的蓝图,尽快改变青海的落后面貌。1963年,他主持制定《1964—1970年农牧业生产发展规划》,提出“争取3年自给,力争5年有余”的目标任务。为实现这些目标,王昭同志先后提出并组织实施了改进水利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加强草原建设、进行畜种改良等农牧业增产措施,为青海农牧业发展进行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

王昭同志始终保持着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情系民生,亲近群众。他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心到、眼到、脚到、手到、口到”的工作作风,下乡调研都是住最穷的农家。他常说:“咱们冷,才能想到群众身上的衣裳单;咱们饥,才能想到群众肚子饿。不亲身体察群众的疾苦,怎能走到他们心里,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些都表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王昭同志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不遗余力、呕心沥血,用行动实践着“不变青海誓不休”的诺言,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赖和拥戴,被誉为“人民的好省长”。

受到青海人民爱戴的王昭同志,在“文革”中竟然遭受到无端的陷害、残酷的折磨,含冤死在狱中。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批示:“王昭同志的问题是一个冤案,应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将骨灰安放北京八宝山。”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批示,中共青海省委做了认真复查,报请中央批准,使王昭同志的十年沉冤得到昭雪。

王昭同志的沉冤昭雪,使青海人民放了心。(张晓英整理)

相关阅读:
鸡西鸡冠:“黑土地”保护专项行动见成效 一名公益检察官的成长进阶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