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北迁亚洲象群(3):北迁象群被阻后向西移动
来源:云南大学
随着北迁象群的行进步伐,人们在关注沿途人象安全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关心它们何时“回家”。近日,我们继续“连线”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云南大学亚洲象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明勇教授,来听听行走在大象身后的专家们的讲述。
象群北上受阻后的西进路线(图中蓝色线)
(朱高凡制作)
据陈明勇教授介绍,截至2021年6月15日23时15分,北迁象群被拦截在昆明城外后,转向西南,之后已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彝族乡活动达一周以上,其中5天都在南山村附近活动,活动范围约4.5平方公里。回顾北迁象群之前的北迁路,几乎都是行色匆匆,很少在同一个地方待满两天。调查发现,该地海拔在1066~2364 m,处于干热河谷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当地村民种植的芭蕉、水稻、玉米均是亚洲象喜食植物,相对适宜栖息的环境因子是象群长时间停留的原因之一。6月5日离群的亚成体雄象则持续在晋宁区双河乡活动,其中6月11、12日观察到独象跟象群有交流迹象,但未发现其与象群聚拢的趋势,至6月17日,这头独象距离象群已有20余公里。
此次北上的亚洲象象群曾长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于2020年3月出走保护区,一开始有16头,包括6头成年雌象、3头成年雄象、1头亚成体雌象、5头亚成体雄象、1头幼象,北迁途中又陆续生下了2头小象。在此过程中,有1头成年雄象到达墨江后未随象群继续北上、有2头成年雄象在玉溪市元江县离群返回普洱市宁洱县境内,其余15头亚洲象继续北迁,先后经过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玉溪市峨山县、玉溪市红塔区、昆明市晋宁区、玉溪市易门县,其中一头亚成体雄象一度进入昆明市安宁市,该象群迁移总长已超过500公里。
陈明勇教授在指挥部指导防控工作
(朱高凡摄)
云南大学正在建设的“云南亚洲象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教育部批准建设)和“亚洲象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云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科研人员一直参与北迁象群的跟踪监测及沿途的安全防范工作。2021年3月,该象群一度进入墨江县通关镇,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就参与协助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及相关州市林草部门将电围栏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象群的管控引导中,有效避免了人象冲突事件的发生。2021年5月16日凌晨,北迁象群进入红河州石屏县,受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邀请,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即刻伴随赶往石屏县协助当地相关部门对该象群进行实时监测及追踪,同时根据象群的活动方向对可能的迁移路径进行研判,以便当地政府及时、准确地通知村民采取防范措施,杜绝人员伤亡的可能性,同时将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北迁象群于5月24日进入峨山县境内以后,云南省林草局成立了亚洲象群北迁安全防范指挥部,负责调度亚洲象北迁安全防范工作,云南大学教授、“云南亚洲象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亚洲象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负责人陈明勇被指挥部指定为专家组组长,带领专家团队积极配合指挥部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开展及推进北迁象群的行为学、沿途栖息地及食性等方面的研究。
来源|云南大学新闻网
编辑|孟祺婧
审核|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