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背心式保鲜袋入“禁”

原标题:背心式保鲜袋入“禁”

本报5月25日讯(记者陈钰婷)为健全禁塑长效工作机制,《海南省禁塑工作突出问题整治方案》已于近日审议通过。记者今天从《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接下来将对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种类名录进行调整,将背心式保鲜袋等有提携功能的保鲜袋纳入禁止范围。

按照《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要求,我省对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种类实行名录管理。但第一批禁止名录的提出并未覆盖全部易流入环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许多类型的产品包装、快递包装、日用塑料品等,因为替代品技术尚未成熟、产品价格等因素未纳入名录,比如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将保鲜袋转作购物袋使用的状况。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组织对名录进行调整,将背心式保鲜袋等有提携功能的保鲜袋纳入禁止范围,同时还要区分不同的场景,确保食品加工生产等环节保鲜袋的正常使用,减少将保鲜袋转作其他一次性塑料制品用途带来的污染。

此外,《方案》还针对目前海南禁塑面临的形势,按照问题导向,提出22条整改措施,着力解决目前海南省禁塑工作存在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使用成本过高、监管执法乏力及盲区多、宣传教育不深入、禁塑政策存在执法堵点以及如何压实市县政府属地责任等5大问题。

>>>相关报道见02版

相关阅读:
海口荔枝王乘“快车”“飞”全国 追寻红色记忆 庆祝建党百年